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成都历史园林保护与更新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bg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城市化浪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城市水问题。单纯依靠管网已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入可持续雨洪管理来解决城市水问题。成都历史园林是特色鲜明的地方园林代表,是四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成都市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其研究多集中在原真性保护及文化艺术传承上,缺乏对其雨洪管理功能的研究。以成都历史园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可持续雨洪管理的理念对其保护与更新展开研究。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实践拓展等研究方法,对历史园林中雨洪管理的智慧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雨洪管理成果及问题。分析历史园林构景要素与雨洪管理的关系,总结历史园林进行雨洪管理更新的一般程序以及历史园林雨洪管理设施保护与更新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论为以下五部分。第一,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中国传统园林中就有雨水管理智慧的体现,成都又与水密不可分。对三座典型成都历史园林进行调研分析,揭示成都历史园林雨水管理的方式方法,并总结出成都历史园林雨洪管理的成果与存在问题,诸如规模影响功能发挥、缺乏管护、设施相对孤立、存在有悖雨洪理念的设施以及未体现历史园林文化特色等,进一步得出成都历史园林进行雨洪管理保护与更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二,构景要素与雨洪管理的关系。将历史园林拆分为水体、植物、地形、建筑以及铺装等要素,分析雨洪管理与各要素的关系。第三,历史园林雨洪管理更新流程。在对自然条件、场地内外部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特征进行梳理之后,明确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在不同场地条件以及雨水过程的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径流控制设施同时对选取的雨洪设施进行风貌控制,体现历史园林氛围,与一般园林绿地的雨洪管理区别开来,最后根据评价反馈机制对相关设计进行优化提升。第四,历史园林雨洪管理设施保护与更新的设计策略。按照是否有雨洪管理设施作为“原迹”存在进行分类阐述,有“原迹”的历史园林采取“保留、优化、再现、再创作”的策略;无“原迹”的历史园林按照滞留渗透设施、传输设施、受纳调蓄设施分类进行设计策略的阐述。第五,设计案例探讨。以杜甫草堂为例,按照前文的更新流程,并运用前文总结的策略与方法展开设计,对成都历史园林基于雨洪管理的保护更新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召开一个有几百名运动员乃至上千名运动员参加的田径运动会,编排秩序册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传统的手工编排,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遗漏.在没有专用软件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反复摸索
在农田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利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构建了无线传输功能,用户可以随时利用手机短信进行气候信息的查询。在算法设计上,解决了无短信、有已读短信、有
2012年12月7日17点30分,当莫言站在瑞典文学院的报告大厅里向世界自信地宣称:“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时,我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便回溯到三百年前的另一位山东籍“讲故事的人”
[目的]通过对护理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培养,旨在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对科研方法的快速掌握和领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为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2016
为将Lehmer同余式从模奇质数平方推广至模任意数的平方,Cai等(CAI T X, FU X D, ZHOU X. Acta Aritmetica,2002,103(3):203-214.)定义了广义欧拉函数φ e (n).最近Cai等给出
<正>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常常抱怨:明明已经强调了,为什么还有学生记不清楚,弄错了!这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往往会被教师忽略,那就是学生的前概
本文以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一课为例,建议对课文细节进行生动的叙述,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激起情感共鸣、感受爱国情怀、叩问五四精神,由此涵养学生的家国情
在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添加剂,其中合成着色剂因其性质稳定以及色彩明亮等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人们长期食用合成着色剂对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应当对此进
笔译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培养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翻译实践能力入手,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并学以致用,使其能够真正适应市场和就业需求。
《龟旨歌》是韩国历史上仅存的最早的数首诗歌之一,由于它意义不明,难以解读,近百年来出现了各种怪异的看法。笔者认为,《龟旨歌》是一首龟卜歌,诗歌中的所有因素都是源于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