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一直是主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研究人口问题的案例逐渐增多,人口研究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根据1980-2002年间的河南省的人口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对河南省二十多年来的人口状况进行时空研究。在分析人口的空间差异性与关联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动态特征,探讨了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在这部分中,笔者从人口学、人口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然后层层深入揭示本研究对于河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最后根据河南省现状和收集的资料情况,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由于论文在理论上依赖于人口地理学,而技术方面主要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所以本文着重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人口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基本理论与依据。笔者在这部分详细阐述了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的基本理论,即人口地理学、空间自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人口地理学基本理论分为人口地域分布、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三部分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则从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模拟技术两方面展开论述。 第四部分: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在明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作者从人口空间动态特征差异性和关联性两角度细致分析了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其中,从人口数量和素质两方面分析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的差异性。人口数量方面,侧重运用人口地理学的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技术分析展示人口分布,如人口重心图、人口三维图、人口洛伦兹曲线、人口潜力等值线图;而人口素质方面则运用人口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以及人口文化素质,揭示河南省人口素质时空特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关联性主要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河南省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的关联性,便于河南省进行人口区划。 第五部分:河南省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在该部分,作者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统计方法,研究影响河南省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是人口空间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此,运用弹性系数法重点分析了河南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得出目前河南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的结论。 第六部分:河南省人口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根据人口空间动态特征研究结果,针对河南省目前人口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从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鼓励人口迁移三方面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配置人口资源的建议。 第七部分:结论。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果及所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