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的制度分析——基于公共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及银行监管的滞后被认为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却相对较小。本文试图从公共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中国商业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之所以安全的制度根源,并对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措施。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政府运用公共经济模式来管理商业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制度根源。无论是商业银行制度本身还是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都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征,我国一直以来恰恰也是按照公共经济的模式来管理商业银行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在决策机制、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制度环境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进一步改革和规范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的公共决策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制度。   本文拟分6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提出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本文的观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部分对制度及商业银行制度进行了理论梳理,强调了制度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绩效的重要性,分析了商业银行所处的微观经济制度和宏观经济制度。其中微观经济制度理论主要阐述了产权理论、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理论,宏观经济制度理论主要梳理了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商业银行制度进行分析。本章分析了商业银行制度、商业银行业务的公共产品特征和中国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是其稳健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商业银行制度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商业银行体制都属于公共决策行为,是公共选择的结果。   第四章是对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现状的分析。本部分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决策机制、产权制度、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环境的现状。   第五章是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完善。本部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在决策机制、产权制度、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环境方面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研究认为,在决策机制上,应逐步提高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存款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度;内部治理机制构建应协调股东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外部治理环境应加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详细的披露资产质量、盈利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和建立一种具备激励及约束监管者行为的监管制度框架。   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对全文做了全面的总结。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所以创新课堂活动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初中英语课堂活动应该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活动创新也就是在传统教学活动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此,加强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创新研究,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活动创新研究
金融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已经被广大经济学家所认可,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认识仍然存在不少分歧。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和发
继马季先生之后,又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于2007年6月23日傍晚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侯先生先前没有心脏病史,但上午在家中发生过恶心呕吐。999急救中心专家判定为心源性猝死。无独有偶,两位大师均是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血压和脉搏。这就使我们再—次意识到,家中发生猝死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将导致类似的悲剧重复上演。警示人们平时应掌握一些简易的急救方法,以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在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国家而言,这两个指标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促进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
经济周期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为众多国内外宏观经济学家所关注。有关经济周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基本问题:协动性和非对称性。在经济衰退时,投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