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的方法,描述藏族年节文化并探讨其文化仪式的深层涵义。阐述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所发生在不失传统文化上的变迁。藏民们过年时在供桌上摆一组祭祀品,用面粉炸成的动物胫骨状的“库过”、有条形肋骨似的“娘夏”、有小肠扭结形的“木东”、有圆盘大肠似的“补鲁”、有形似心脏的“宾多”。 家庭的信仰生活是一种宗教信仰亦或是思想如一天中的供圣水收圣水;点酥油灯;灶房里墙壁上的点的白点;磕头;点桑、烧香、使空气变的清新,画八瑞相图。过年在家门口画个“卐”;家里大扫除;摆“叠卡”;换“夏木布”;驱鬼、吃“古突”;取第一口水;喝“羌枯”,吃羊头;换“经幡”,藏历十五卸“叠卡”;等所有的在家庭范畴的事项均属于家庭信仰。仪式的存在是以信仰的表现,在古老的西藏多种仪式盛行着,如苯教恰苯和囊苯的苯神血祭祀,后因杀戮无数,造成农牧民的物资匮乏,因而松赞干布禁止此仪式。从而有了面祭的替代。面品祭祀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象征着原有的物质本身,是种信仰。信仰又可以是看的见的物质,如供品、供水、供佛像、供山、供水等等。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如内心的信仰。 本论文第一章交代了一个语境。拉萨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概况以及多元文化与年节文化的特征。第二章重点以“叠卡”的概念及其制作的过程进行叙述,笔者的理解“叠卡”分专指“叠卡”和泛指“叠卡”两种。还有作为商品的“叠卡”中的经济因素大致的进行简述。第三章笔者以信仰生活中“叠卡”及供奉仪式来说明“叠卡”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同时简略讲述了“叠卡”的禁忌与在年节文化中的意义。最后一章简述“叠卡”在不同场域所代表的意义与一些特别的案例,如灶神的供奉及其“冰叠卡”的摆法与拉萨市民寻求的一种富丽堂皇的一种总体“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