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WSF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结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发生老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导致工程结构产生损伤,如1995年的日本神户地震及1999年的台湾大地震使无数的房屋损坏和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结构损伤的及时检测及修复对于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尽早的发现结构损伤,可大大降低维护、维修的费用。因此,对工程结构的实时健康诊断和安全评估是及其重要的。 结构发生损伤通常会导致结构动力特性的改变。近年来,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诊断和监测技术,由于其多种优点及便于实时诊断,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同时,结构损伤识别中的神经网络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在武汉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建筑物安全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的支持下,系统研究了基于动力学参数和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本文的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次上的损伤模型进行综述,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损伤模型,探讨其损伤发生、发展的机理。 2.对基于动力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用动力学参数构造的损伤标识量往往需要求解复杂的数学反演问题,使得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鉴于神经网络以其优异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可以使逆问题正问题化,将振动模态分析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以振动模态参数构造损伤标识量,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的特征参数,从而进行结构损伤检测。 3.结构损伤识别包含有无损伤判别、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的判断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本文以两种形式的结构为例,尝试分阶段逐层深入地解决损伤识别问题。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4.结构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物理参数直接相关,结构的损伤将引起相应动力特性的改变。本文讨论了频率、振型、振型差等模态参数变化与损伤位置、损伤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际识别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误差影响。本文分析讨论了测量误差和模型误差对识别结果可信度的影响,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表明:低水平的测量误差对识别结果影响有限;对于模型误差影响,文章提供了解决意见。 6.对国际上标准的结构健康监测Benchmark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阶段的识别有助于问题的简化和解决。 最后,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内容属于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研究范畴。首先研究和讨论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假定,实施步骤,该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抗震性能评估原则。在进
我国是世界上的地震多发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大型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对于基坑受动载方面的影响,已逐步引起关注。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沈阳锦兆园大厦二期深基坑工程
CFRP材料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考虑到其庞大的市场,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FRP材料用于加固进行研究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致力于对CFRP粘结加固钢板梁作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对用户饮水健康存在威胁的消毒副产物。主要内容包括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消毒工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和控制消毒副
冷却塔是用来完成被冷却介质(水)与冷却介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装置,它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装置,它在工业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双曲线冷却塔的结构主体是一种典型的轴
论文对嵌入式FRP加固预裂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和变形特征,以及各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论文将重点工作放在重复超载作用下带裂缝工作的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膨胀土是一种主要矿物成分为强亲水性矿物的特殊粘土,由于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往复胀缩变形等特殊性质而长期对工程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研究膨胀土与结构物的相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日趋复杂,技术要求日渐提高,专业工作日趋边缘化,发包方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
  论文介绍了植物多酚的基本性质及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阐述了分子量较小的茶多酚用于饮用水消毒时,投加量、接触时间、环境影响因素和杀菌持续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
黄河黄丰水电站的坝基地层为夹有多层石膏的新第三系红层泥岩,本论文就是结合这一工程问题,重点对石膏的工程特性以及工程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在研究中通过现场调研、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