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添加剂室内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砂土作为加固对象,以水泥作为基本固化剂,在水泥土中加入不同剂量的JM-HF灌浆剂、磺化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生石膏、粉煤灰,进行水泥土的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对比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凝结时间试验和流动度试验,研究水泥土的某些基本性能、几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几种添加剂以一定配比混合使用时的作用机理。   本文首先通过先期试验,选定能够改善水泥土性质的添加剂,并通过先期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本文所要加固土体的水泥掺量、水灰比及添加剂掺量等。经过了先期试验的验证,本文中最终选用JM-HF灌浆剂、磺化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生石膏和粉煤灰作为改善水泥土性能的添加剂。在正式试验中,本文主要通过基准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单掺添加剂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混掺添加剂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正交试验、水泥浆液流动度试验、水泥浆液凝结时间试验和水泥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试验,分别对7 d、28 d和90 d龄期的各种水泥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以上试验成果研究分析发现:自然养护的水泥土,其强度要高于密闭养护的水泥土,但是随着龄期的增长,不同养护条件下水泥土强度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这种差异也会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JM-HF灌浆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水泥土的流动性能,并且它还能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的进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掺入JM-HF灌浆剂后,水泥土中能够生成大量的水化产物,而这些水化产物结晶均匀的填充在土体颗粒、水泥颗粒以及土体与水泥的间隙里,同时,这些水化生成物交织成的空间网架结构把这些颗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水泥土微观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磺化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在掺量不超过2%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水泥土的强度,但是当其掺量超过5%时则会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发育;在掺入生石膏后,水泥土中生成了大量的水化硅酸钙结晶和钙矾石结晶,这些结晶致密的交织在一起,牢固的把土体颗粒、水泥颗粒以及土体与水泥颗粒联结在一起,大大的提高了水泥土的强度;粉煤灰能够有效的改善水泥土的强度,但是在水泥土中,粉煤灰存在一个最优掺量,在该掺量下,粉煤灰对水泥土强度的提高效率最高。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问题逐渐成为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目前工程界广泛采用的常规设计方法忽略了上部结构与
黄土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为了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的饮水灌溉工程。灌溉不同程度的改变了灌区的自然地质条件,造成了灌区的生态破坏。位于陕西泾河下游南岸的黄土台塬,自1976年引水灌溉以来,频繁的发生滑坡灾害,不但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还使得宝贵的土地资源不断流失,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灌溉诱发型滑坡的形成机理和孕育的过程将会非常有理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抗震设计思想,与传统的抗震设计思想相比具有多级性、全面性、灵活性的特点。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Pushover分析方法因简便、实用
发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对性态目标进行量化。地震损伤模型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
在实际工程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采用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虽然现在高层建筑的转换形式多种多样,但由于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简单和受力明确等特点,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
层间隔震结构是基础隔震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隔震结构形式,它解决了基础隔震结构对隔震层位置的局限性问题,拓展了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但因为隔震层位置的改
与普通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相比,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架具有搭设更加方便、节点性能更加稳定、受力性能更加良好等优点,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至今还没有成熟
在分析路基水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基水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室内三轴试验测试不同土类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模量值,结合试验结果与文献调研数据,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路
学位
黄土中的节理是影响其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认清黄土节理强度特征及节理对黄土场地水分入渗影响规律,是研究黄土地区灾害防治和黄土特性及其相关岩土工程问题的基础工作之一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关键抗侧力构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通常首先进入屈服,是第一线抗震耗能构件,连梁抗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