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综合对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时期,往往就是经济容易出现失调、社会容易产生失序、人们的心理容易失衡,社会矛盾极具增多的时期。应当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深刻的意识到我国是用三十几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依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在我国相对集中的时间里表现出来。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利益格局不断的在调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我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针对当时所处的公共安全环境提出了一系列的维护公共安全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主要是从维护政治稳定的角度来维护公共安全,江泽民同志在政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经济以经济促稳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公共安全观作为一个研究重点或者说作为一个重大的问题而得到重视则是到了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这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的社会公共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各种矛盾突发,特别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满足后,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人们更加追求自身的幸福感,而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必须是有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所以文章的研究重点将放在新时期党的公共安全观的研究之中。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首先明确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意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的曲折与挑战,特别是由于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必须予以重视,因此我们党根据社会发展已经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对目前国内外对公共安全观的研究做了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安全观的来源;包括理论来源,即风险社会理论的产生,现实依据,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风险及其风险的独特性。第三部分:阐明了安全、公共安全及其公共安全观的含义与特征。只有明确了相关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党提出的公共安全思想。第四部分:回顾了我党公共安全观的发展历程。任何一项思想的提出,并不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的,每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公共安全观的提出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直到新时期,公共安全观在我国才被更加重视的,所以在文章中着重是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时期的党的公共安全观的研究。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党公共安全观提出的重大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