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艺社会学”问题的多重透视——兼论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进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社会学是关于“文艺——社会”关系的研究,但由于我国二十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曾陷入庸俗社会学的影响,使得“文艺——社会”的关系陷入机械化、简单化的境地,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有学者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的口号。“重建”口号贯穿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整个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历程,通过对“重建”的分析,有助于对文艺社会学发展过程的理解,更有助于今后我国文艺社会学的发展。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重建文艺社会学”提出的背景及其造成的反响。文艺社会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被当作一门“新知”传入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对“庸俗”之风的泛滥与抵制,以及进入新时期后经过文艺政策的调整,文艺社会学得到恢复与发展,这些都是“重建”口号提出的大背景。“重建”提出后,得到一些学者的积极响应,并且取得了众多理论成果,但从整个文艺理论界来看响应的学者并不多,这一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第二部分,主要是廓清“重建”的概念,对“重建”的局限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继而探究“重建”的实质和核心。关于“重建”就是要对曾经错误的、旧有的“文艺——社会”关系进行重新的梳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在重新梳理的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下时代环境和文学现实的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第三部分,结合新世纪以来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及其面临的问题,看“重建”到底进行的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以此探究文艺社会学未来发展的可能。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为例来分析寓言体这种特殊小说体式的文体特征与文体价值。  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  绪论部分:寓言体小说出现较早,但引起重视较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