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复合脱氮剂对猪场厌氧消化液中氨氮的脱除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猪场厌氧消化液氨氮浓度高、碳氮比低,好氧生物脱氮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作为其后续好氧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在研究传统纯吹脱法的基础上,本研究重点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有机复合脱氮剂Y的脱氮效果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浅析。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纯吹脱法试验结果:纯吹脱法对pH和温度要求较高,处理成本较大,去除效果也存在提升空间。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能耗等,取pH为10.00~12.00,曝气吹脱时间为72h,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为240:1-360:1,水温为20~40℃。当pH=10.50,温度为20℃,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为240:1,吹脱时间为72h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5.69%。(2)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试验结果表明:投加脱氮剂能够提高氨氮去除效率,有机复合脱氮剂Y的最佳添加量为6mg/L。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能耗等,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的最优处理条件是pH为10.00~11.00,曝气吹脱时间为24-48h,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为240:1,水温为20~40℃。(3)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两者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完全保持一致,适当提高pH、温度、吹脱时间、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减少水位深度等有利于氨氮的去除;但相同条件下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优于纯吹脱法,当温度为14.8℃-30℃,pH为7.00~11.00时,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优势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大多情况下同一条件氨氮去除率及(吹脱前期)氨氮去除速率更高,同一条件其氨氮去除率平均可提高10.51%;其氨氮去除率随吹脱时间的变化曲线更早地由快速增长趋于平缓,所需的吹脱时间更少。但有机复合脱氮剂Y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夏季(温度>20℃),添加少量(6mg/L)有机复合脱氮剂,不控温、不调pH或者微调pH,直接吹脱足够时间(不调节pH,当温度T=20℃,吹脱时间应至少保证72h)可达到较好的脱氮效果。当pH值=7.56、温度T=20℃,单位时间(每小时)气液比为240:1,吹脱72h,纯吹脱法和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氨氮去除率的氨氮去除率分别是73.30%和91.29%;当pH值增至9,温度为20℃,曝气48h,纯吹脱法氨氮去除率仅72.87%,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则可达91.22%。但在寒冷季节,pH需调至11.00以上,当温度T=13.5℃,即使pH调至9.00~10.00,其最终氨氮去除率跟纯吹脱法一样,均较差。(4)浅析作用机理结果:试验证明有机复合脱氮剂Y不能将氨氮转化为NO2--N、NO3--N、有机氮等其他形式的氮。有机复合脱氮剂/吹脱法受影响游离氨比例的因素(温度和pH)的制约仍较大,初步分析判断有机复合脱氮剂Y促进氨氮由铵根离子形态向游离氨分子形态转化的可能性不大,排除法得出其主要通过某种途径有效促进游离氨的气液传质从而提高脱氮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对状态方程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以获得油气体系在临界区和两相区的相态特性。通过对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分析,建立了以摩尔质量等比关系和以体积等比关系为基
<正>1.我们幼儿园教师应从改变隔代监护人教育观点开始,多与他们沟通,并达成育儿共识,以促使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如今,隔代监护教育是我们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成
基于流体网络理论建立了自激振荡脉冲射流装置的相似网络模型,数值计算分析表明, 该喷嘴装置具有压力谐振特性和低通滤波特性,在系统固有频率附近,压力响应幅值最大, 其固有频率主
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半岛国家,国家安全威胁来自陆上和海上两个方向。由于近代时期韩国对海洋认识总体上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加之长期置于中华帝国的藩属体系,并先后面临日本侵
针对油区分公司与总公司的管理体制,将投资项目划分为油区分公司和总公司整体优化两级进行。在分公司项目优化基础上,建立总公司整体优化模型,为解决总公司进行多油区资金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