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一位朝鲜学者的中国观察——朴趾源《热河日记》初探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780年(朝鲜正祖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朝鲜学者朴趾源以朝鲜政府使节团随行一员的身份来到中国,观察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文化、民俗、经济、政治等,且他在中国期间广泛和中国文人名士交流学问,回国后用汉文著述了“庞大的记行文”即《热河日记》,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清代中国社会文化,在中朝(中韩)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热河日记》是朴趾源用一位学者的眼光考察中国而撰写出的考察报告,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中国观。当时朝鲜王朝内部的基调是所谓的“尊明排清”,主张讨伐北方的清王朝,认为清朝是夷狄政权因而排斥清朝文化。朴趾源则认为对清朝应该一分为二,即应当把王朝政权本身和文化分开来看,虽则可以把王朝看作夷狄政权,但对其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他的新华夷观,打破了旧华夷思想的传统观念,批判了因为不承认清政府而不接受清朝文化的观念,从而使汉文化在朝鲜半岛得到了更好地传播。《热河日记》介绍了中国的文物制度,中国实学传入朝鲜,促使朝鲜北学派兴起壮大,形成“利用厚生”的实学思潮。
其他文献
自孟子提出井田制的构想及其相关制度的回忆,井田制就一直被奉为中国古代最为理想的土地制度,历代对井田制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宋代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制
学位
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研究的体温与表情.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商业报刊,《申报》在近代沪上读者最众、影响最大、广告最丰.1927——1937年间的《申报》广告包罗万
文明的多纬度交往:土耳其的现代化、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内容摘要)伊斯兰复兴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主要社会政治现象。土耳其的伊斯兰复兴在中东和穆斯林世界具有典
我国古代帝王的陵墓大多位于中原地区及北方,位于绍兴城东南18公里攒宫村的宋六陵,即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是江南唯一
汉口普爱医院是英国循道会于1864年在武汉创办的第一家教会医院。八十多年(1864-1951年)生命历程中,一方面设备在不断更新,规模在不断扩大,成为当地一家著名的西医院,另一方面,它
省政府合署办公制度,于1934年开始在豫、鄂、皖、赣、闽五省试行, 1936年10月起在全国各省正式实施,直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结束。其实施原因,一是当时的省政府机构、人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