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歌词语言表达特点研究——以昭和时期为中心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t268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也是最能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歌词是众多音乐构成要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这种特点决定了歌曲与时代、歌曲与大众生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日本的歌曲其制作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可称得上一流。特别是近代日本音乐对亚洲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港台歌手翻唱了大量日本歌曲,日本歌曲在感动日本的同时也在感动着中国。因此,对日本歌词表达特点研究有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句式结构、修辞和文化角度等几个方面对日语歌词,特别是昭和时期的日语歌词进行了分析。在语音层面,重点分析了押韵、衬音、叠音以及日语中特殊音节。在词汇层面,主要对外来词、复合词、专有名词以及表记的特殊性等进行了介绍。在句法层面,重点分析了歌词中出现的主要句式形式。在修辞方面,在对修辞学进行简要介绍的同时,重点关注了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使用特点。最后从文化角度日语歌曲进行了分类,并对日语中常用意向表达进行了分析,试图从歌词表达中探究昭和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  为了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反映日本歌词语言的表达特点,笔者搜集了日本昭和时期64年间共计809首歌曲,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选取了其中的209首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并结合大量实例分析,总结了日本昭和时期歌词的语言表达特点,希望能对日本歌词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希望能有助于日语歌曲爱好者对日语歌词的理解和日语的学习。
其他文献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油气中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在不同拓扑结构(DFT、GIS、SOD、MER)的ZIF-3、ZIF-6、ZIF-8、ZIF-10中的吸附与分离性能。计算得到298 K温度下,
当人类的传播活动步入如今的电子传播时代时,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随之诞生。微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微博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有着强大的社交功能。微博不仅能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英语新课程标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课堂规范在突破原有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模式和课堂规范时,给教师特别是职前
本研究旨在用体裁理论和主位发展理论分析英语本族语者和二语学习者语篇连贯性的异同,进而帮助二语学习者写出被特定学术社团认可的连贯的语篇。   当前,分析语篇连贯性的主
喜剧性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其本质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不协调的形式,从而肯定美的成分。喜剧性研究涉及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方面。语言是喜剧性的载体之一,因此
戏剧独白自古以来是戏剧家惯用的手法。作为一种戏剧技巧,独白常用于辅助情节的发展,如通过独白者展示内心的隐秘心事。莎士比亚戏剧独白通过沉思型、抒情型和雄辩型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