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是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关键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是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一环,学生获得了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了科学思维的方法,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清晰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但学生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科学思维能力,只有训练学生掌握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才可能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受用终身。生物科学史展现了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研究意在挖掘高中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对高中部分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查阅资料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背景、现状、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简述和介绍。第二部分对生物科学史、科学思维方法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介绍了归纳推理法、演绎推理法、类比推理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通过第三部分的访谈调查,对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并发现了利用科学史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高中生物学教师普遍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应用科学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教师获取科学史的途径单一,对科学思维方法的了解程度不够等。第四部分以部分生物科学史为例,通过梳理挖掘生物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再现科学家们进行科学思维的思路,进一步说明他们在科学发现过程中运用到了哪种科学思维方法,并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科学归纳法、演绎-推理法、类比推理法、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五种科学思维方法在高中生物科学史中的运用。第五部分,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提出了教学建议,为教师更好的应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供参考。第六部分是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