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阈下马君武《哀希腊歌》翻译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自20世纪初期开始致力于翻译,其翻译生涯持续三十余年。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从事翻译,“发愿尽译世界名著于中国”,为近代中国人民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译作涉及英、法、德、日,他的许多译作更是中国首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中操纵学派,多元系统理论是文化与翻译跨学科研究的中流砥柱,而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为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不仅将原文、原作者、译语等考虑其中,同时还考察文化、政治、经济、权利等社会因素与译者之间的关系,这无疑为翻译研究者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从而更科学地指导翻译行为。本文从布迪厄社会学角度分析了马君武的翻译作品《哀希腊歌》。《哀希腊歌》选自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第三篇章,旨在激发当时在土耳其统治之下的希腊人民为重获自由起身反抗。当时的中国和希腊极其相似,都曾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都遭受着外国侵略,两国的人民都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本文以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三个主要概念即场域、惯习和资本为依托,分析了马君武的《哀希腊歌》译本及其翻译的社会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社会场域和文学场域对马君武《哀希腊歌》译本选择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腐败衰退,面对内忧外患,马君武以《哀希腊歌》为名,翻译了拜伦的The Islesof Greece,意在号召国人奋勇反抗,免受外族欺侮。其次,本文透过研究马译《哀希腊歌》所采取的策略窥探了马君武翻译此诗歌的惯习。清末民初,文学界盛行文言译风,马君武也深受影响,沿用浅近文言即“七言古诗体”翻译了《哀希腊歌》。马君武不仅改变了原诗的格式和语言风格使之更适合当时国人的阅读习惯,还运用增译、省译和改译的翻译方法,此举极大推进了其译本的普及。第三,本文研究了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马君武翻译《哀希腊歌》过程中的作用。译者资本的积累将直接影响译作的接受度。马君武社会资本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和梁启超、孙中山的交往,而文化资本主要是得益于其留学日本和德国的经历。所以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促进了马君武译作的流通。最后,本文探究了马君武的翻译带来的社会影响。马君武翻译成就突出,尤其是在诗歌翻译方面的成就更加斐然。面对如此名副其实的一个翻译家,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其《哀希腊歌》译本颇具意义。
其他文献
加入不同的自制极性添加剂改善聚丙烯(PP)保险杠材料表面极性。测试改性PP与水的接触角,及改性PP的表面张力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的极性添加剂PO1和PO2后,改性PP与水
长期以来,建筑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建筑转换层施工工艺的控制以及工程质量管理。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之上,文章所论述的施工方式以及质量管理细节,对于提高转换层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不但带动了传统商业活动从线下转为线上,而且还带动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内竞争也日趋激烈,导致很多企业都面临亏损的威胁,仅有
空间数据库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空间数据存储方式的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空间数据存储方式的演变和几种空间数据管理软件的空间数据存储方式。
随着供应链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当代市场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个体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因此,多数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开始寻求合作,着手进行供应链管理
创作主题是我们进行创作思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一幅作品的灵魂,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绘画创作主题表现的空间越来越大,但画家们越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使得一些画家跟风,最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需求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产品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山西乡村旅游产品的提升进行了研究,并将体验经济理论
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培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是回归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STEAM教育理念强调多学科
文中就以房地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入手,探讨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建设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然而对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不能机械照搬一、二线发达城市的建设经验,必须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本文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