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变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逐渐成为全球健康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方式、个人健康素养、所居住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慢性病发病、患病的人数逐年增涨,慢性病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日趋显现。慢性病综合防控是以政府为主导,由多个相关卫生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在实际工作中构建了有效的、可持续性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随着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的完善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网络逐步健全,就针对卫生资源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有效运作情况和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的效率能否适应逐年增涨慢性病发病、患病的人数和提高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水平予以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慢性病综合防控,构建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依据指标体系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提出对策。本文根据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运用德尔菲法和“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型,建立了以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核心的慢性病综合防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结构、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构成,指标共有32个。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23个,依据指标内容设计调查表,并在此基础上获得镇江丹徒区2010年到2016年相关指标的数据,从而对镇江丹徒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丹徒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来看,从2010年到2013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效果接近目标值,从2013到2016年实施效果总体上已超过指标依据的标准值;队伍建设总体情况较好,实现区域内“3+x”健康团队全覆盖,加强了契约式的健康管理服务;实施过程中,高血压、慢性病管理过程实施状况较好,健康管理中对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档案运用实施程度高。但是,同时发现资源配置中公共医师数、床位数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经费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档案使用情况还有待提高;在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的结果分析中,得出人均的健康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较少,健康效果中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成效还不明显。本文通过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丹徒区采集的7年数据进行效果分析,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符合实际,为其他地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对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控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与健康管理、优化慢性病管理资源配置、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质量和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建设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