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坝上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几百个,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干扰,有许多湖泊已经干涸或正在干涸,这些干涸后的湖泊产生的风蚀现象对下风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干扰,也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目前关于坝上干湖盆土壤风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开展该区域干湖盆土壤风蚀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以干涸后的安固里淖作为研究对象,在干湖盆选取了四种典型地类,通过选取样点、野外观测、土样采集、室内实验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干湖盆土壤风蚀特征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湖区内土壤主要以粉粒(0.002~0.05 mm)为主,湖区外围土壤主要以粉粒(0.002~0.05 mm)、极细沙(0.05~0.1 mm)和细沙(0.1~0.25 mm)为主,湖区东侧比西侧土壤质地更细。土壤含水量由湖区内部向外围呈递减趋势,但湖岸边缘含水量最高。研究区土壤盐碱化现象明显,含盐量及pH均较高,东侧含盐量和pH均高于西侧。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偏低,但东侧与西侧相比含量较高。(2)地表粗糙度(Z0)的变化为:碱蓬区>灌丛区>湖心区>过渡区。(3)四种典型地类以0.002-0.05mm粉粒含量比例最高,0.5-1.0mm粗沙粒含量最低;土壤硬度为:灌丛区>湖心区>碱蓬区>过渡区;有机质含量为:碱蓬区>过渡区>湖心区>灌丛区。四种典型地类土壤粒度、硬度、有机质的对比结果与整个干湖盆四种地类对比结果一致。(4)四种典型地类土壤表层含水量最大处在湖心区,其次为碱蓬区、灌丛区、过渡区。而整个湖盆大范围采样时上风向湖岸边缘地势较低易积水,因此导致含水量出现差异,干湖盆整体取样时含水量最大处在碱蓬区,其次为湖心区、灌丛区、过渡区。(5)四种典型地类以过渡区输沙量最大,分别是碱蓬去、灌丛区、湖心区的1.22倍、1.36倍、1.52倍。安固里淖干湖盆现今土壤风蚀状况并不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必定会成为风蚀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