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酚酸对贝达葡萄植株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感自毒作用和土壤生物因素是导致葡萄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究酚酸类葡萄自毒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葡萄砧木‘贝达’(V.riparia×V.labrusca cv. Beta)为试材,采用盆栽避雨栽培,在未栽植贝达葡萄和栽植贝达葡萄的土壤中添加葡萄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测定酚酸类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析酚酸类自毒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模式,并进一步追踪对羟基苯甲酸进入土壤后的转化产物,定位参与其代谢的功能微生物,以期明确酚酸类物质对贝达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作用机制。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外源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处理影响了贝达葡萄盆栽苗的生长和根系分泌酚酸的含量。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贝达葡萄盆栽苗的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作用。0.5mg·g-1对羟基苯甲酸或0.25mg·g-1和0.5mg·g-1水杨酸促进了贝达葡萄盆栽苗的生长发育,1.Omg·g-1、2mg·g-1对羟基苯甲酸或1.Omg·g-1、1.5mg·g-1、2mg·g-1水杨酸处理则起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贝达葡萄根系分泌的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增加,而水杨酸处理后,贝达葡萄根系分泌的水杨酸含量减少。2.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处理降低了贝达葡萄根际土壤中两种酚酸的含量。本试验研究发现,贝达葡萄根际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含量高于未栽植贝达葡萄土壤,表明贝达葡萄通过根系分泌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物增加了其在土壤中含量。而施入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处理后,贝达葡萄根际土壤中的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含量低于未栽植贝达葡萄的土壤,该结果表明外源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可能影响了贝达葡萄根系的分泌特性,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功能,间接影响了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在土壤中的含量。3.外源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会快速被土壤吸附和微生物分解转化,72h时对羟基苯基酸的残留量为添加量的0.003%-0.09%,水杨酸的残留量为添加量的5.4%-23.5%。4.对羟基苯甲酸在贝达葡萄根际土壤中发生生物转化形成二聚体。与对照相比,在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6h的贝达葡萄根际土壤中,检测到新的负离子峰(m/z=273.039181),并且直到处理后68h仍能检测到该离子峰的存在,初步认定这种物质为二聚体。5.外源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并且对未栽植和栽植贝达葡萄的土壤影响效应不同。与未栽植贝达葡萄土壤相比,在栽植贝达葡萄土壤中1mg·g-1和2mg·g-1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低,而0.5mg·g-1处理后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都有所提高;与未栽植贝达葡萄土壤相比,各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均使栽植贝达葡萄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升高,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降低。6.本研究共定位了14个类群的微生物参与了对羟基苯甲酸在贝达葡萄根际土壤中的转化包括甲基养菌属(Methylibium)、贪铜菌属(Cupriavidus)、沙壤土杆菌属(Ramlibacter)芽殖球菌属(Blastococcus)、军团菌属(Legionella)、嗜甲基菌属(Methylophi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固氮弯曲菌属(Azoarcus)、固氮菌属(Azotobacter)、新鞘氨醇菌属(Novosphing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福格斯氏菌属(Vogesella)、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嗜甲基菌科(Methylophilaceae_uncultured),其中后8种类型可能参与了N素在土壤中的转化。7.本研究分离并筛选出以对羟基苯甲酸为碳源的真菌5株,以水杨酸为碳源的真菌5株。以对羟基苯甲酸为碳源的5株真菌分别为细极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tenuissima)、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小克银汉霉菌属(Cunninghamella elegans)、木霉属(Trichoderma harzianum)和产黄青霉属(Penicillium chrysogenum);以水杨酸为碳源的5株真菌分别为细极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tenuissima)、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菌属(Penicillium)、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oxysporum)和毛霉菌属(Mucor circinelloides)。其中细极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tenuissima)对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的平均代谢效率最高,并对贝达葡萄盆栽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贝达葡萄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地上鲜重分别下降了14.92%、2.76%和16.82%。
其他文献
速效救心丸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缓解患者胸闷的症状。然而如何在各方面调节其服用,使其发挥最大药效,目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我科在患者使用速效
许兰亭是一个典型的刑辩律师,尽管李庄的事情让整个刑辩界进入了最为黯淡的时期,许兰亭也深为震动,但这从来不曾改变他那颗热爱刑辩的心,只有在那里,他才感到由衷的快乐 Xu
目的观察稳心律合剂干预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的临床作用。方法将40例心阳不振型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稳心律合剂联合常规西药
为了解决加速度试验安装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通用六方向加速度试验夹具。介绍了加速度试验夹具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仿真分析以及试验验证。可供同行设计加速度试验夹具时参
结合包神铁路现有情况,介绍了TDCS的基本构架、网络构成、功能实现及其功能扩展,并对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