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二分浓核病毒线性化基因组的拯救与重组病毒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ombyx mori bidensovirus,BmBDV)是首例二分DNA病毒,该病毒是2012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新设立二分DNA病毒科的唯一病毒种。BmBDV是一种病原可以引发家蚕罹患类似昆虫浓核症,主要侵染家蚕的柱状细胞。该病毒结构类似细小病毒,但复制方式却与腺病毒相似,BmBDV兼具浓核病毒及腺病毒双重特性。Bm BDV具有基因载体和生物杀虫剂的潜能,但是病毒拯救一直是该病毒应用研究的瓶颈。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找到了BmBDV病毒拯救新的突破点,构建BmBDV可恢复线性末端结构的全基因组克隆和携带gfp报告基因的重组Bm BDV基因克隆,使用酶切线性化的方法分别共转染家蚕BmN细胞并采用持续培养和扩大培养的细胞培养方式。使用光学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共转染的Bm N细胞病变情况和外源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达情况,使用甲基化DNA分析检测的方法,检测线性化共转染的Bm N细胞中是否有子代病毒DNA的合成,使用RT-PCR检测方法检测线性化共转染的Bm N细胞中病毒基因组是否可以转录,使用Western blot蛋白检测方法,检测线性化共转染的Bm N细胞中病毒基因组和外源基因是否可以表达。使用病变的BmN细胞裂解悬浮液添食易感品系的家蚕幼虫的方法,检测共转染的Bm N细胞是否可以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构建可恢复病毒基因组末端结构的全长克隆质粒。即在构建BmBDV全基因组克隆pUC-VD1/p,pUC-VD2/p时,在共有末端序列前引入CAC三个核苷酸,在基因组末端创造一个限制性内切酶PmaCI特异性识别序列CACGTG。构建携带报告基因gfp重组质粒pVD2-mcp/gfp,即在病毒次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内插入gfp基因独立表达盒P5-gfp-sv40。通过酶切获得线性化病毒基因组片段,脂质体包埋线性化基因组共转染Bm N细胞。持续培养15d,进行了质粒病毒基因组的家蚕细胞系转染和拯救研究。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在转染全基因组片段和重组病毒质粒酶切片段的Bm N细胞中可以观测到细胞形状发生改变,开始变圆并伴随细胞破裂明显细胞病变现象,转染重组病毒质粒酶切片段的Bm N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外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表达。对病变BmN细胞沉淀,使用甲基化DNA分析检测的方法,检测到子代病毒DNA可以在转染的Bm N细胞中合成,说明病毒基因组可以在线性化共转染病变的Bm N细胞中复制。使用RT-PCR检测方法,可以在共转染病变的Bm N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基因组NS1基因的mRNA,说明线性化共转染病变的Bm N细胞中病毒基因组可以转录。使用Western blot蛋白检测方法,检测到线性化全基因组共转染的BmN细胞总蛋白中有病毒基因组结构蛋白vp基因的表达。在线性化重组病毒基因组共转染的Bm N细胞总蛋白中还可以检测到外源基因gfp基因的表达。VP蛋白是BmBDV最主要的结构蛋白,VP蛋白的表达为病毒基因组在细胞中的包装提供了一定的基础。GFP蛋白是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视化蛋白,GFP蛋白的表达为BmBDV发展为病毒载体提供了可能性。将病变Bm N细胞裂解液添食回感易感品系家蚕一龄蚁蚕,幼虫表现出了典型的浓核症状,中肠组织开始变细变黄,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变现象,并且中肠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结果说明在线性化共转染的Bm N细胞产生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
其他文献
大豆[Glycine max(L.) Merr.]起源于中国,由一年生野生种(G.soja Sieb.&Zucc.)驯化而来,在我国已经有大约5000年的种植史。目前,我国大豆种质库中已经收集了23,587份种质资源材料,为
遥感以其快速、简便、宏观、无损及客观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农业遥感应用主要借助空间遥感技术开展长势、产量、灾害等方面的监测,其中长势监测主要包括作物长势参量的反演、作物长势状况的分级评估等方面。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利用单一长势参量进行作物长势监测,而单一长势参量不能全面反映作物的真实生长状况。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开展冬小麦长势监测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针对长势参量的反演问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数字城市”是当今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它既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发展
随着墓葬壁画和寺观壁画的发掘,产生了大量的馆减壁画,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录属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近20座唐墓壁画,产生了总藏量约1000平方米的馆藏壁画。对这些破坏严重的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应用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高效地管理网络环境下的空间数据成为目前GIS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WEBGIS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领域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