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制函数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和多相电机的发展有效提高了电机设计的灵活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多相逆变器供电的交流电机驱动系统可以在较低电压下实现较大功率传动,为大功率电气传动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低热耦合的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为研究对象,以其较高的控制自由度以及可靠性为切入点,建立了五相永磁同步电机一相绕组开路故障模型,对故障工况运行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的实现以及故障后容错控制方法的优化实施开展了详细研究。首先,介绍了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低热耦合的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采用矢量空间解耦法构建了含有三次谐波磁场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双空间解耦数学模型;基于双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实现了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对基波和三次谐波电流的独立控制。其次,搭建了五相永磁同步电机一相开路故障工况的解耦数学模型,依据最近四矢量空间脉宽调制算法的实现原理,通过省略基本空间电压矢量作用顺序选择、作用时间计算和开关动作时刻转换等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函数的一相开路故障工况下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实现了控制程序的精简。最后,基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双空间容错控制方法,在注入三次谐波电流的情况下构建了一相开路故障后电机三次谐波空间的坐标变换体系,得到了电磁转矩脉动表达式,并以抑制转矩脉动为依据对容错电流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基波、三次谐波空间交直轴电流和零序电流进行独立控制,有效削弱了转矩脉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调制函数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一相开路故障容错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运行可靠性高、高效率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等高性能伺服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电流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其控制系统性能得到提升,但是传统的电流预测控制也存在问题。本文以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为控制对象,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稳态性能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基于动态比例系数的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永磁同
学位
随着以热电联产、燃气锅炉、热泵等为代表的高效清洁能源转换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耦合不断深入,对分布式能源站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能源站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核心环节,集成了多种能源耦合设备,涉及能源供应、转换、存储等多个环节。因此,对分布式能源站进行合理的选址规划,对其中各种耦合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定容规划,有助于提高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促进节能减排。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分布
学位
<正>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气度恢宏,以引领时代、矢志复兴的志向和担当,胸怀天下、不负人民的格局和情怀,全面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吹响了指引全党全国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号角,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期刊
配电网规模的扩张、结构的复杂化及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提高给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挑战,对系统动态监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步相量量测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提供的高精度量测数据提高了配网的可观性,为在更精细的时间尺度下持续的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提供新的可能。然而,高采样速率的PMU将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加重了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与存储负担。本文围绕面向多应
学位
发电机是波浪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波浪发电为背景,设计了一台9 MW的超导永磁同步波浪发电机,确定了其基本结构和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电机模型,分析和验证了电机设计的合理性,然后分别利用田口算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电机的结构参数。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超导永磁同步波浪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传统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设计方法,对电机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
学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存在控制策略、网络和物理过程紧密耦合、互相影响的问题,现有计及运行不确定量的控制策略难以实现对信息传递和物理流动过程的统筹考量,且缺乏对离散信息子系统与连续属性的物理子系统的耦合统一建模控制。针对电力系统中随机性负荷接入接出、分布式新能源间歇性波动、电网拓扑结构等原因造成的不稳定波动问题,本文在考虑到物理、信息子系统的状态变量难以统一建模和控制的同时,以负荷频率控制为例提出了一种
学位
智能配电网需要具有较高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其发展核心是灵活性。当前智能配电网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用户侧需求多样化等挑战,因此,将智能中压配电网与低压配电网互联的变换器设备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和高频变压器实现隔离的电压变换,并且提供较强的可控性和灵活性。对于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的AC/DC变换器部分,大多围绕AC/DC/DC两级式转
学位
电流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物理量,其测量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实时监控、故障分析以及决策的基础环节,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支撑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电流传感器,基于TMR效应的电流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体积小、高集成度等优势,是面向智能电网高级量测的下一代电流传感器的主要发展方向。但TMR电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关键问题:TMR电流传感器芯
学位
为解决冬季燃煤采暖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开展多项举措推行清洁采暖。蓄热式电采暖作为其中一种重要实施途径,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利用蓄热式电采暖实现“停电不停暖”这一现实需求,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围绕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和挖掘蓄热式电采暖系统在停电时段持续供暖的潜力两方面,首先提出一种考虑停电时段用户最小热需求的蓄热式电采暖日前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可基于蓄热式电采暖系统实现“
学位
以清洁低碳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集成及高效利用是其核心内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逆变器与微电网或配电网接入,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参与电压支撑、需求侧响应等辅助服务;而在电网中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微电网或配电网将以一个或多个孤岛形式独立运行,分布式电源因其独立发电能力作为孤岛的电源,在为重要负荷提供电能的同时,尽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