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故事的新闻——《南方人物周刊》与《人物》杂志的比较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起,以《南方人物周刊》与《人物》杂志为代表的人物类媒体纷纷改版,共同指向于一个新的诉求----故事。它们明确表明自己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写作精妙的故事,明确表明自己旨在发现故事、实现故事,惟一真正提供的就是故事。以此为契机,“作为故事的新闻”成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旨在探究新闻讲什么样的故事,故事又以何种方式被讲述,换言之,是关于报道内容与报道策略的分析。故事既指向内容,也涵括形式。作为内容的故事,我们着重研究其人物的选择与塑造。作为形式的故事,其叙事策略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选取《南方人物周刊》改版后的非虚构栏目与《人物》杂志改版后的特写栏目为研究样本,借助叙事学的视角,采用文本分析法,得出两份杂志的故事路径整体相似,差异细微。《南方人物周刊》与《人物》杂志均倾向于对精英群体的报道,且较多聚焦于文人作家群体和演艺明星群体。在对他们的报道中,或是塑造人物形象,或是传递人物思想。在对基层民众的报道中,倾向于表达“是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最终雕刻出了那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就叙事主体而言,《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称谓走向台前,对事件的分入有所深化,“我”即记者,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记录者,也是故事内的亲历者和目击者。《人物》杂志的记者以第三人称“记者/《人物》/《人物》记者”的称谓走向台前,相较之下对事件的介入不如《南方人物周刊》那般纵深,较多表现为故事外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就场景而言,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和语言五个维度将人物置于动态之中,文字报道亦能具备画面感。就冲突而言,现实与欲望之间的鸿沟引发冲突,冲突促使人物行动,行动带来一定后果,后果又引发新一轮的冲突。在这两种叙事策略的应用上,《南方人物周刊》贯彻的比《人物》杂志显得更为彻底、普遍一些。前者有时会将整篇报道都融于一个个场景之中,而后者多只是在开头或其他处展现一两个场景。将新闻与故事相勾连并非首次,以往的研究往往将此等同于“新闻故事化”。它被视为一种现象,多围绕着成因、表征与优劣势进行分析,且有趋同之嫌,无外乎受众需求与媒介市场竞争的合力驱使,动作与场景的运用使报道更加形象生动,并应警惕娱乐化与庸俗化的滥觞等。研究发现,“作为故事的新闻”并不等同于“新闻故事化”,前者包含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而后者仅限于形式层面。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平台大量涌现,加之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高价售出影视改编权等,“非虚构写作”一时间如火如荼。这一概念突破了新闻视域,是在文学视域中强调真实。它为人物报道的转型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也注入了新的写作特点。但是囿于市场化的新闻期刊定位,在实践中又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至于能否成为新闻写作转型的新趋势,则还需时间的检验。
其他文献
我国的卫星电视始于1985年,最初发展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卫星,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边缘省份电视节目传送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根据卫星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来扩大节目覆盖,让更多人的观众能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电子商务的自身优势、以及网络的普及使电子商务悄然兴起并日趋成熟,其效率高、支付低、收益高和全球化等特点成为创业者和投资商的
期刊
学位
编辑同志:某行政机关利用划拨专项资金的职权,经党组会议研究决定为另一单位谋取利益后,收受了该单位提供的巨额经济利益。案发后被纪检监察机关认定为单位受贿错误,该行政机
市场营销是任何一个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掌握着企业生存发展的"脉搏"。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保持企业稳定持续发展,一直是
艺术设计是高校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积极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随着专业国际化的加强,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本文
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强力推动的金圆券改革,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国统区百姓的生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而这在当年有着相当重要影响的社会事件在当时的报刊报道中
本研究从接收分析角度切入,通过收集分析两岸上班族的晚间新闻收视内容,探讨双方关于对岸各类生活议题的认知解读型态,并将本研究结果作为未来两岸减除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