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为”到“自在”——论陆文夫小说的政治意识诉求及其演变历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文夫的创作生涯,起步于五十年代,在随后几十年的创作中逐步走向成熟。他的创作过程和新中国的成长一样,经历了挫折和磨难,虽然陆文夫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并不完全与此同步,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着平行的、曲折反映的关系。从1955年创作的《小巷深处》,到1995年的《人之窝》问世,其间经历了整整40年的漫长历程,小说中的书写对象多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琐事、生活经验,但这些凡人小事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凡人小事,是与历史有着密切关联的人和事,在某种意义上说,陆文夫笔下的这些凡人小事正是反观时代和历史的一面镜子。   政治意识是陆文夫小说创作中挥之不去的背景,在其早期创作中最早体现出的多是政治意识的“自为”状态,也就是说作者的政治意识此时在小说中多表现的直接、露骨,文学创作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是为了宣传政治思想,解决政治问题而进行的,这样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实效性,但终究不能随时间的长河一同前进。随着陆文夫自我认识的逐步觉醒,他自觉的开始迈向了政治意识“自在”的方向——虽然政治生活一直都在,但已逐步退却为生活的背景,作家旨在具有政治意识的背景中阐发出更为深远的人生意义与思想哲理,从而使小说更具有史的意义。陆文夫作品中政治意识从“自为”到“自在”的不懈努力,也是作家逐步将社会政治意识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努力。而这样的努力是如何一步步进行的,这正是本篇论文所要论证的主旨所在。通过对陆文夫小说创作风格转变进行的分期研究,我们具体分析了陆文夫小说中的“政治意识”在文本中的表现,以及从“自为”走向“自在”的政治意识历程,阐释了其不同历史阶段的小说文本中所表现出“政治意识”或显或隐的反映,并试图从陆文夫于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意识演变的视角,探索他创作演变的原因,进而分析他的小说在每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陆文夫小说创作有明显的演变过程,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政治、文化、传统等客观因素和作者本人世界观、创作观转变的主观因素多重影响的必然结果。因此,研究陆文夫小说创作的演变,就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全面地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找到其创作演变的根源,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有失偏颇。由于陆文夫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的转变,他的小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相应地表现出了不同的文本特征。
其他文献
初见王东春,是二○一四年深秋,在西子湖畔,由《西湖》杂志社和《美术报》联合主办的一场小型聚会上。东春留给我的印象,是个有礼有节的绅士模样。我记得他体形健壮,略胖,剃干
配件编号配件名称生产单位数 量481 260 712 D8DO 260 7178AO 260 749 All8AO 260 749 AJ8DO 260 805 B8DO 260 900481 820 005 F8DO 820 193 AlttO 820 749 HN 903 425 03N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
期刊
剪纸,是灵台县民间传统艺术,根植乡里,历史悠久,年节庆典、婚丧嫁娶、生日祝寿、刺绣花样无不即兴而作,民间十分普及。其造型生动、拙朴,灵活、夸张,情趣四溢,内容丰富,人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与初中历史相比,高中历史容量更大,知识阐述更详细,难度更大,而有些教师侧重学生成绩,以灌输为主,让学生觉得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若要想克服上述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图像数据压缩的有损压缩算法,此算法以行程编码为基础,结合非均匀量化和熵编码技术,对传统的无损信息的行程编码加以改进,进一步消除冗余数据,减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代价。
“赏石如同品酒,观其色,品其味,用自己敏锐的感觉和灵性,付出相应的耐心,方能领略其中的玄妙与悠然,不必盲目跟风。在各种观赏石中,我偏爱画面石和象形石,讲究石头的审美情趣
码头是长江流域各大城市繁荣、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一大明显地理优势。而重庆,作为长江中上游的交通枢纽,码头建立后,更加发挥便利的交通运输作用,在重庆地域打上了码头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