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鲜肉贮藏过程菌相分析及肠杆菌科生长预测模型建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鲜肉是指凌晨屠宰、清晨上市,上市时还保留一定温度的畜肉。热鲜猪肉大多来自小作坊,屠宰环境差,污染源非常复杂。此外,热鲜肉受季节温度影响非常大,尤其在夏季,其表面微生物生长速度非常快。然而,现今仍有半数以上居民选择热鲜肉。因此,热鲜肉食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借助PCR-DGGE可快速全面地分析热鲜肉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微生物。而应用微生物预测技术可快速有效地对热鲜肉的货架期和腐败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本研究结合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PCR-DGGE技术分析热鲜肉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揭示热鲜肉贮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并建立优势腐败菌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预测模型,为热鲜肉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取苏食屠宰场宰后1h的热鲜肉,分别于5℃、15℃、25℃和30℃下贮藏,每隔适当时间取出测定菌落总数。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热鲜肉中的菌落总数逐渐增大。热鲜肉在5℃、15℃、25℃和30℃贮藏时,菌落总数分别在约14d、75h、19h和16h达到最小腐败量7.2lg(CFU/g)。2、应用PCR-DGGE研究热鲜肉在5℃、15℃、25℃和30℃贮藏时的菌相变化,结果表明,热鲜肉在不同温度贮藏时,初始菌相基本一致,主要污染菌有巨大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埃希氏菌属。而在贮藏过程中,菌相变化有差异。结合不同温度的情况,综合分析可知,热鲜肉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有肠杆菌科细菌、巨大球菌、不动杆菌和气单胞菌。3、将活化后的肠杆菌科细菌接种到宰后1h的内部无菌的热鲜肉上,置于灭菌培养皿上并分别于50℃、10℃、15℃、25℃和30℃贮藏,建立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很好的描述不同温度下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状况。对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延滞时间(Lag)分别建立平方根模型(Belehradek),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靠性高,可有效预测5~30℃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状态。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大,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排放就会对水体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能导致严重的水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实现水
本研究以《琅琊榜》第3 1集的YouTube以及Viki版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个版本字幕翻译的译者根据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了怎样的适应性转换,以及采取的适应性转换策略是否满足了观众的观剧需求。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琅琊榜》第31集字幕翻译活动中,翻译生态环境的特点何在?2.针对翻译环境的特点,译者做出了怎样的适应性选择?3.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能否有效满足观众的观剧需求?研究以胡庚申的生态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精神科病区紧急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本院按照未定沟通模式进行紧急状态下人力资源调配及应急演练的22个案例为对照组,2017
对于李白的千古名篇《蜀道难》的解读,历来多集中在其多样的主题和想象雄奇的艺术手法上,本文将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出发,结合蜀道在唐代的地理区位及其所蕴含的文学和美学特征,
冷却猪肉营养丰富而且感官品质好、安全卫生,同时具备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但又排除它们的缺陷,目前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冷却猪肉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都处于冷链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nZVI),并用PXRD、TEM、BET和XPS等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了初始钨(Ⅵ)浓度、纳米零价铁用量和初始pH值对纳米零价铁吸附钨(Ⅵ)性能的影
烟厂薄丝生产线是卷烟制丝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卷烟的内在品质。这就要求薄丝线的控制系统灵活、系统扩充及更新换代方便。杭州卷烟厂薄丝生产线设备众多、分
针对卫星视频的运动检测存在的局部伪运动虚警问题,提出一种决策树支持的局部有差别更新背景减除法。首先,对ViBe背景模型加以改进,在原模型基础上新增更新因子参数,建立初始
在贵州省,像徐方林、殷明贵、周光琴这样的生态卫士还有很多,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是发展的
基于静态力学分析的传统设计方法制造的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在复杂围岩环境下适应性差、故障率高。论文通过构建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动力学模型,运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出主要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