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变迁与宪法解释功能取向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美国宪法解释的社会基础问题。以违宪审查制度这一形式体现出来的美国宪法解释,在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出现,是由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所决定。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表明,貌似中立的法院及其大法官依然无法摆脱时代潮流的影响和政治势力的干预,无论是司法能动主义还是司法克制主义,人们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理解。因而,本文通过对美国宪法解释历程中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两大功能倾向的比较研究来总结归纳影响法官解释的重大社会因素,美国宪法解释模式正是伴随美国社会变迁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我们在选择和建构宪法解释模式的时候,不能照搬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因为我国并不完全具备美国宪法解释模式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在我国社会文化传统基础上,建立既体现世界先进宪政文化成果,又适合我国民族特色的宪法解释模式。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作这一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所在。第二部分从解释学的角度,阐明了宪法解释的基本要素和解释过程,结合美国宪法解释模式的建立和美国宪法解释过程中的两种功能取向,指出社会基础问题在宪法解释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对司法能动主义的论述,揭示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第四部分通过对司法克制主义的论述,揭示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五部分具体论证了宪法解释的制约因素。第六部分着力论证了美国宪法解释模式的经验对于中国宪法解释模式选择和建构的借鉴意义,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只有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世界先进宪政文化的养料,才能为中国宪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秩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外在体现,作为我国治理体系结构中的最末端,村庄秩序的好坏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自民国实施乡村建设以来,村庄被纳入国家权力体系,试图对乡村进行现代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走向深入,危害人类整体利益的全球性问题数量增多,范围扩大,破坏力也大大增强,世界亟须有效的全球治理,但是原有的治理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广大发展中国
司法担保(judicial lien)是美国法上的一种担保形式,其上位概念是“担保”(lien),旨在于保证债权人的债权的实现。司法担保主要包括查封担保、扣押担保、判决担保。司法担保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