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德兴铜矿西源排土场出现大量裂缝,局部区域发生滑移,形成台阶状裂缝并可能影响排土场下一步堆积与下部尾矿库安全的问题。调查了排土场裂缝分布规律和排土场排渗特征,测量了排土场土堆自然堆积边坡角,进行了排土场散体材料粒径筛分试验以及排土场岩土材料物理力学试验。并选择V号剖面计算了在210m水位时的渗透场分布与浸润线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Bishop、Janbu和余推力三种极限平衡法进行了排土场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包括以下内容:当前水位与堆积高度时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水位抬升至280m时稳定性分析、不同堆积方案堆积至设计境界过程中稳定性分析、降雨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和安全平台宽度计算。此外,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排土场IV和V两个剖面进行了变形破坏模式分析。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当前水位与堆积高度时,V号剖面两处位置与IV号剖面靠近尾矿库位置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会发生滑移破坏;其他剖面各处位置处于稳定状态或临界状态。(2)尾矿库水位的抬升使排土场的安全系数略微升高,但整体仍然处于亚稳定状态,水位的抬升使滑移破坏范围增大。(3)堆积方案采用在300m平台一定区域内逐层堆积至330m、360m、390m,三层呈台阶状并同时向尾矿库方向堆积排放。该堆积方案的安全系数最高,能较好地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降雨作用降低了排土场的稳定性,如果排水不畅而导致排土场全饱和,则排土场可能发生滑坡。(5)安全平台宽度应大于40m,此时能满足安全要求,同时防止泥石流的发生。(6)300m平台和413m平台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排土场的堆高、沉降、压实,在坡脚应力集中处产生位移变形或边坡鼓出,然后牵动上部边坡开裂、蠕滑,从而在坡顶造成大量的裂缝。(7)除了IV号剖面中部为沿排土场与基岩接触面滑移破坏外,其它位置均为排土场内部滑移破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