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硬枝扦插不同生根类型的生理与转录调控机制比较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林、园艺行业中,不定根形成是扦插快速繁育优良品种的关键环节,而根原基的起始和诱导又是不定根形成的关键环节。常规桑树硬枝扦插不定根的形成以愈伤组织生根型为主,经吲哚-3-丁酸(indole-3-butyric acid,IBA)处理后,在适宜培养条件下转变为以生根效率高的皮部生根型为主,但是IBA诱导的生根形式变化的调控尚不清楚。为了探究桑树硬枝扦插这两种生根类型的差异以及IBA对插穗所起到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生化技术、转录组测序技术和小RNA测序技术对桑品种“育711”两种生根类型的三个发育时期(stage1-诱导期、stage2-膨大期、stage3-生根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皮部生根型插穗不定根形成初期(扦插后54h)的生理和转录组变化。两种生根类型在三个发育时期的主要试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两种生根类型插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降低,皮部生根型淀粉含量始终低于对照,说明不定根形成涉及强烈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而IBA促进了皮部生根型插穗的淀粉代谢。与愈伤组织生根型相比,皮部生根型的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含量表现出更明显的波动变化,玉米素(zeatin,ZA)含量高于对照,说明IBA可能促进了皮部生根型插穗中IAA和ZA的合成。两种生根类型插穗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ndoleacetic acid oxidase,IAAO)等促生根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时期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皮部生根型始终高于愈伤组织生根型。相反,两种生根类型中的H2O2和可溶性酚等物质的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皮部生根型始终低于愈伤组织生根型。这一系列结果表明,IBA提高了皮部生根型插穗中促生根酶的活性,降低了活性氧等毒害物质的产生,使得皮部生根型比愈伤组织生根型更易生根。2、皮部生根型插穗相对于愈伤组织生根型在三个发育时期均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64个,这些基因被聚类到5个具有不同表达模式的簇中。相比于愈伤组织生根型,皮部生根型中编码POD和PPO的基因在stage3时期显著上调,这与stage3时期POD和P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一致,这一结果表明POD和PPO是调控插穗不定根形成的关键因子。皮部生根型中的植物-病原体互作、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基因整体上被激活,而昼夜节律通路整体上被抑制,说明IBA激活了皮部生根型插穗的应激反应,抑制了对光的响应。另外,这几条通路通过共用BAK1(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1-associated receptor kinase1)、FLS2(flagellin-sensing 2)等蛋白来相互影响,共同调控不定根形成。3、小RNA测序结果表明,皮部生根型插穗在三个发育时期均相对于愈伤组织生根型差异表达的miRNA有6个,即mi R319a-3p、mi R162-3p、mi R396b、mi R164a_4、mi R170-5p和mi R171b-3p_3,这6个miRNA的靶基因被注释到多条KEGG通路中。Small RNA-Seq与RNA-Seq的联合分析结果发现,皮部生根型相比于愈伤组织生根型在三个发育时期共有三个差异表达的负相关miRNA·m RNA靶对,即mi R395a_5·RPM1(disease resistance protein RPM1)、mi R396b·PXL1(phloem intercalated with xylem-like1)、mi R172c_2·fls H(filamentation-temperature-sensitive protein H),调控了不定根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应激反应等生理活动。另外,不管是皮部生根型还是愈伤组织生根型,相邻发育时期之间的比较组中都存在较多的差异表达miRNA·m RNA靶对,说明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由不同数量和种类的靶对参与调节。可见,miRNA·m RNA靶对在桑树硬枝扦插不定根形成过程的调控的复杂性。皮部生根型插穗不定根形成初期的主要试验结果和结论如下:4、糖代谢通路中TCA循环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以及蔗糖转化为其它形式可溶性糖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得插穗在不定根形成初期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呼吸作用产生的高水平能量和底物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且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降解途径受到抑制,所以最终使得插穗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5、生长素转运蛋白表达量的上升,触发了皮部生根型插穗内生长素的积累,使得IAA在扦插后6h出现峰值,在随后的48h内,IAA被逐渐消耗,以促进不定根形成。ZA含量也是迅速诱导后下降至稳态水平,参与细胞分裂素降解、转运和信号转导的基因表现出时相专一表达模式。乙烯和茉莉酸可能在桑树硬枝扦插不定根形成的诱导时期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在起始时期发挥作用。POD和CAT活性持续增加,IAAO从0h开始就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PO活性随可溶性酚和IAA水平的变化而波动。6、皮部生根型插穗在不定根形成初期的转录组比较分析鉴定出了一系列的保守基因,这些基因在-6h(对照组)、0h和54h AP(hours after planting,h AP)受到不同程度的调控,且被聚类到五个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簇中。相当多的保守基因被注释到糖代谢、MAPK和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中。基因共表达网络揭示了三个共表达模块,即应激反应、淀粉代谢和昼夜节律。综上所述,IBA对桑树硬枝扦插不定根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能量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互作、应激反应和昼夜节律等通路对桑树硬枝扦插不定根形成起重要调控作用;mi R395a_5·RPM1、mi R396b·PXL1、mi R172c_2·fls H可能参与调控IBA诱导下的桑树硬枝扦插不定根形成。
其他文献
土壤墒情预测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收、提高作物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土壤墒情进行预测,合理控制水分供给,实现茶园灌溉用水的科学供给。土壤墒情是具有时间序列非线性属性的一种数据。目前,对于时间序列应用较多的是循环神经网络(RNN)。从原理上讲,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善于发掘时间序列数据间的非线性关系,适用于土壤墒情预测问题。为此本文主要研究
学位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广西某公司生产的低速载重货车以承载能力强、动力足等特点得到广泛使用,但因其在正常工作时驾驶室的振动相对剧烈,这严
中国书法文字众多,不同字体特点鲜明,早先的人工书法文字识别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训练,给书法文化的普及带来了困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自动化的书法文字识别,汉字字体识别(CCFR)和汉字字符识别(CCR)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场景。然而,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书法教学、书法评价),同时需要书法的字体以及文字内容信息,目前还没有研究通过将两种书法识别任务进行关联来实
随着现代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到来,技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因素也会影响着技术的发展,例如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技术主体的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甚至会诱发技术风险。而技术风险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也在日益凸显,例如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生物大量灭绝等,这也对人类自身的未来发展和生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而有必要去有效解决技术风险相关的问题。本文通过从多方面剖析技术风险的成因,审视科学
脱贫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它们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作为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贫困对象“最后一公里”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政府是脱贫工作的中坚力量,承载着落实精准扶贫政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众多领域的性能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深度神经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越来越大,其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极大地阻碍了神经网络在移动端的应用。因
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国内外大多数碱厂采用氨碱法(索尔维法)制备纯碱,在制碱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大部分碱厂将碱渣以围堤筑坝的形式储存。由于碱渣特殊的工程特性,坝体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碱渣坝的安全运行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保持碱渣坝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另外,随着纯碱产能的增加,制碱废渣日渐增多,而土地资源却日渐宝贵。因此,基于原有碱渣场,对碱渣坝进行安全有效地加高扩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其核心是光催化材料。单斜晶系钒酸铋(BiVO_4)的禁带宽度约为2.4 eV,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适用于水分解制氢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驱动催化剂。然而因钒酸铋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低,导致光催化效率不高。因此,通过改性来提高钒酸铋光催化活性是拓展其应用的关键。通过金属元素自掺杂可提高光催化剂的性能,还能避免外来元素掺杂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分别以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国家经济的着力点在实体经济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高端,更是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支柱产业。2006~2019年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快车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在稳步推进,未来发展指日可待。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创新长续发展的基石,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拥有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