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疗效观察,并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分期(I期~Ⅳ期)对输卵管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指标、术后症状缓解情况、两组患者的妊娠率、输卵管的通畅率、复发率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分期的妊娠率、输卵管的通畅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出院时,对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按照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痛经、月经紊乱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患者跟踪半年,对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为60%(60/100),对照组为38.46%(3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不同分期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不同分期患者术后妊娠率进行比较,Ⅰ期+Ⅱ期组的妊娠率为72.12%(75/104),Ⅲ期+Ⅳ期组为37.84%(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通畅率为68%(68/100),对照组为51.28%(4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子宫内膜内异症Ⅰ、Ⅱ期为轻度内异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76.92%(80/104),而Ⅲ、Ⅳ期内异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41.89%(3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两组患者跟踪半年,对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8/100),对照组为25.64%(2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不同分期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不同分期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Ⅰ期+Ⅱ期组的复发率为9.26%(10/104),Ⅲ期+Ⅳ期组为32.42%(2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者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对输卵管、卵巢的功能损伤小,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治疗的首选。随病情的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下降、复发率升高。Ⅰ期+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与输卵管是否通畅无明显相关性,Ⅲ+Ⅳ期与输卵管通畅与否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