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十几年来教育界、医学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心理咨询干预效果的研究上,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的研究较少。运动处方作为体育教学中特有的手段,其主要集中在将运动处方运用于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研究上。在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问题方面的研究工作尚缺乏深度的研究和探讨,而在体育锻炼中将运动处方作为一种干预因素来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更是较少。本研究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视角出发,采取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干预实验,探讨运用运动处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第一步:干预实验前对目标人群进行筛选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干预措施。(2)第二步:开展以体育第二课堂教学为途径,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手段的干预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身体素质,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3)第三步:对实验前、实验期间、实验结束后被试的scl-90测试分值的变化和差异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和总结,得出本实验研究的干预效果,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解释。结论如下:(1)干预教育前的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占有相当大比重。这表明了干预教育的必要性。(2)本研究对6个实验组18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深入、系统的运动处方干预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实践证明,运动处方能非常有效地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各个因子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实验数据分析,心理健康状态在某些症状上可以自然好转,干预的意义在于在改善心理健康各症状的程度和速度上优于其自然好转,实施干预对无自然好转的症状改善亦有明显效果。(4)本研究所制定运动处方简便易行、并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可作为大学生调节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于探索在体育教育中运用运动处方对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的可行性,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