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企业中工作的内容、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导致的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导致了更多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缺勤并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总之,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西方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的工作压力进行管理,进而把员工的工作压力管理发展成为企业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的一种文化。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企业员工也同样面临着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但是,并非在所有企业中都存在压力过大的问题,由于环境的差异性和员工的差异性,在管理员工的工作压力时,必须考虑到员工面对工作压力的差异性和采取应对措施的差异性,针对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工作压力过大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压力不足会使员工缺乏积极的行为表现,不利于员工的发展和保持高绩效。员工工作压力管理所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降低过大的工作压力对员工健康和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关于如何有针对性的增大员工的工作压力以提高工作绩效,不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导论部分简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架构。本文主要注重理论分析和理论整合。
第一章回顾了压力和工作压力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为工作压力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首先重点对压力研究的生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总结,阐述压力对机体作用的生理过程,强调面对压力时的个体差异性。进而总结了工作压力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广泛的工作压力来源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正是造成员工的差异性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工作压力对企业和员工个人产生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工作压力与健康、工作压力与绩效的联系。得出适度的工作压力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进而可以明确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章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原则和管理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工作压力管理明确了方向,为第三章的策略分析打下基础。在对工作压力管理的原则分析中,重点分析了适度原则和区别原则,适度原则与管理的目标紧密相连,区别原则与员工的个体差异性相联系,在适度原则中,必须考虑压力源的种类和数量,这与员工的工作压力水平和努力应对方向有直接联系,进而区分有些压力源可以促进绩效水平的提高,是工作中所必须的而且是适度控制的,而有些是尽力避免的。工作压力计划的三级干预计划主要是与员工压力干预的特性相联系,初级干预集中于压力源的消除和减轻;次级干预计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员工更有效的应对压力;三级干预是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员工进行治疗。工作压力管理贯穿于员工进入雇佣关系的全过程,在各个阶段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造成员工工作压力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员工在心理和生理上与企业的脱离,会产生员工生理健康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缺勤和与企业心理疏远,降低工作绩效。第三章与员工的三级干预计划相联系,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对组织和工作任务策略、个人管理策略和组织诊疗策略加以总结,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管理员工的工作压力有两个部分可以调节,即环境和员工个人,环境的部分主要是工作环境和土作条件、工作任务、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方面,设计个人的主要是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个人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对于组织来说,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员工进行诊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过度压力的治疗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社交支持、内部咨询服务和员工帮助计划(EAP)。本章重点对组织和工作任务策略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采取组织和工作任务策略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工作压力的问题,在组织和任务策略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工作压力管理中的应用做了重点分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改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人员选聘、人员配置、绩效管理等专业管理中管理员工的工作压力而使绩效达到最佳水平;个体管理策略更加侧重员工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对工作压力重新解释,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这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组织诊疗策略指的是对出现问题的员工采用社交支持、内部咨询服务以及员工帮助计划三个层面进行压力管理,及时将员工从过大的工作压力下解救出来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章对我国员工的工作压力现状和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压力现状分析对工作压力的状况加以描述,进而对我国企业的压力特点进行了分析。我国工作压力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国外工作压力管理理论产生的土壤即政治经济文化等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引进这些理论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特别是经济文化因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我国企业在员工工作压力管理中的策略进行了探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在管理员工的工作压力时,提出采用综合工作压力管理会更有效。由于缺乏实证,各种策略在我国的实用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