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们对于涌水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首采水平涌水量的预测上,而对于接替水平涌水量的预测往往忽略了前期采矿排水带来的影响,这使得预测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准确地预测开采过程中各个开采水平涌水量的大小对于矿山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九连山铁矿为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充分利用矿区已有勘探资料,建立起了与矿区实际地层信息相一致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通过地质模型的展示,更加清楚地认识了矿体的分布特征,据此设定了两种不同的矿床开采方案:方案一:首采(2)号矿体,续采(1)号矿体;方案二:首采(1)号矿体,续采(2)号矿体;(2)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分别对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解析法仅预测了每种开采方案首采水平的涌水量;数值法充分结合矿床开采方案,预测了每种开采方案下各个开采水平的涌水量,在对接替水平涌水量预测时,充分考虑了前期采矿排水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方案一第一、二阶段涌水量分别为10944 m3/d、20356 m3/d;方案二第一、二阶段涌水量分别为31125m3/d、8606m3/d;(3)根据数值法计算结果,从水资源保护、矿坑涌水的影响、矿山供排水设计以及经济技术角度分析比较了方案一与方案二,通过比较:开采方案一更加经济合理,更加符合水资源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可以作为生产单位优先考虑采用的开采方案。论文将涌水量的预测与矿山开采方案紧密结合,在对接替水平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时,重点考虑了前期采矿排水对涌水量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各个开采阶段末地下水流场的变化,为该矿山开采方案的设计、矿区水资源论证以及防治水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类似矿床的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