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h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效果。方法:对36例(42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患者行眼科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眼科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流测定(ERG)检查,观察其特征。行药物及手术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无环鸟苷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或就诊时已有严重玻璃体混浊或已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随访6~24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36例(42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患者均存在玻璃体炎性混浊、视乳头充血水肿、动脉细、静脉扩张、视网膜水肿并散在黄白色渗出坏死病灶,其中36眼可见视网膜多发性裂孔,继发视网膜脱离。经治疗,42眼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单眼发病患者对侧眼未出现发病。37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3眼视力≥0.1,最好视力为0.8。40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另外2眼中,1眼术后3个半月硅油取出后复发视网膜脱离,又行二次硅油填充至今未取,1眼术后4个月硅油取出后低眼压、眼球萎缩。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早期足量的抗病毒、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以及早期的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的关键;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糖尿病肾病(DN)是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20%-30%糖尿病(DM)发展为DN。DM患者中85%-95%为T2DM患者。并非所有DM均发展为DN。DN发病机制尚未阐
第一部分拉莫三嗪对癫痫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部分癫痫患者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很多学者认为其认知的损害与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目的:脑梗死是一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尽管目前在脑梗死的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仍高居不下。β淀粉样蛋白(Aβ)是Alzheime病(AD)脑老年斑的主要
目的1.编制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言语测试要求的汉语普通话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言语测试信号软件,用于我国国民的AERP测试。2.探讨分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