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跨国技术联盟成为企业吸收知识的重要形式,中国企业纷纷与国外技术先进企业组建技术联盟,但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联盟策略并没有达到很好地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目的,企业的知识吸收效果不好。目前学术界对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研究意义。本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确定影响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为中国企业有效地从跨国技术联盟的合作方企业吸收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本研究基于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吸收方的研究主体,在大量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吸收背景特性和知识吸收方特性两个方面确定了影响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的七个因素,并从理论逻辑推理角度提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关系假设,然后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了实证研究。
本文在运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进行了大样本正式调研,通过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检验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验证理论假设。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理论假设的影响因素(知识距离除外)与知识吸收效果的显著性线性相关关系得到了证实,其中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间的关系信任水平和知识接收方的吸收动机对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程度最高,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间的交流程度和联盟企业的知识吸收投入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程度较高,知识吸收方的组织文化支持和知识存量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程度一般。
结构方程数据分析显示,知识距离对跨国技术联盟中的企业知识吸收效果的相关关系是存在的,但是在某一置信水平上关系不显著,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散点图的方法证实了知识距离对知识吸收效果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认为跨国技术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距离适度时,吸收方企业的知识吸收效果最好。
本文的研究结论必将为中国企业提高在跨国技术联盟中的知识吸收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