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的逻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机制的纵深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已经小有规模,不仅制度本身得到了发展,也成为市场社会时期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公共治理的制度选择。然而,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形式主义、程序不完善、公共合同管理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成为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中需要直面与解决的困境。本文以契约作为研究的立足点,以公共合同管理的研究视角来研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实践中的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优化路径。本文试图提出以下假设:公共合同在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社会的治理架构,是市场社会条件下公共契约关系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正是公共合同管理框架下运行的一项制度安排。接着,在这个解释框架的指导下,梳理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产生、发展、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困境的根源以及优化路径。首先,本文结合契约的性质,试图搭建基于公共契约的公共合同管理解释性框架,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视为建立在公共契约基础上的公共合同管理,并从应然的角度阐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应该如何发展以及公共合同应该如何构造与优化。其次,系统梳理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制度与实践方面的发展进程,归纳总结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并分析促成这些变化的内在机制。再次,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现状,通过大量的数据与案例资料论述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境。接着,围绕本文第一章所提出的解释性框架,对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出现困境的根源进行深入思考与剖析。最后,本文基于“重塑公共契约关系”的逻辑基础,提出调适社会契约关系、构建制度规则、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治理体系等五大优化路径,借此完善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实践中的发展,同时对蕴含在其中的社会公共利益价值进行回应。本文关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是尝试性的,试图以契约这一新的立足点与公共合同管理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相关一手资料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文论证的说服力,对理论层面的分析也远不能解决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现实中的复杂困境,这显然是值得学界继续深入研究的话题。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广播电视行业也正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现阶段单一化的电视传媒已经无法满足更多娱乐需求,电视节目的
介绍了上海震旦国际大楼在地下室"两墙合一"中设置薄型滤排水层的地下防水新技术,创造性地将传统的材料防水工艺改变为防→排→防、消除水压力的新型组合构造防水工艺,取得了
【正】 我们知道,英语中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这个名称,传统的语法教科书上所给的定义大都是:定语从句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句中的某一名诃或代词,被修饰的词叫先行词,
本文根据目前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利用MAX+PlusⅡ进行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的新方法,以一个16位数字相关器的设计实例说明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习积极性系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主动、热情、努力进取的思想和外在表现.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参与香山碧云寺的保护,修缮工作,简要地谈了谈了对“文物法”和“文物准则”的理解,同时阐释了古建筑修缮的严谨性,原则性,协调性,程序性,重点阐述了白蚁对古建筑的
战后德国经济走上"国富民强"的发展道路,可以归功于其对外建成了外向型经济,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内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期刊的质量与期刊编辑的素质密切相关.编辑必须要有较好的素质,这是提高期刊质量所必需的.质量要求素质,素质应保证质量.因此,期刊编辑者自身必须努力提高的素质.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土地是一种既稀缺、又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的归属、分配和利用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对土地这种特殊类型的物的归属性权利,土地所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视角,从意识形态、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的否定观着手,阐述了坚守文化自信的根本前提,书写文化自信的基本情怀,保有文化自信的正确方法,以此论证文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