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井应急救援通信装备是矿井救护队抢险救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但由于煤矿空间、环境条件的制约,在灾区救援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救护队员的携带重量和通讯工作维护量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研究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数据在井下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及采集传输方法和设备本质安全特性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适合井下应急救援的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实时、准确地把灾区救援过程中的信息及灾后信息传送到井下救护基地和地面救灾指挥部及各级救援指挥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矿井灾害发生后井下的特殊环境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依靠西安科技大学矿井安全生产模拟实验巷道和兖矿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鲍店矿井下巷道进行大量模拟实验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进行如下研究:首先,研究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的无线Mesh组网过程中的信号衰减机理和通信频段之间的关系,得出矿井无线多媒体通信在井下不同断面形状巷道、井下拐弯、井下支柱、井下巷道的粗糙度等环境中的无线衰减规律,借鉴地面先进的MIMO技术和OFDM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和减少无线信号的衰减,达到井下无线多媒体通信稳定传输的目的。其次,基于H.264编码的双码流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对井下多媒体信息的进行同步采集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Microsoft VisualC、双码流网络视频服务器配套SDK、微软基础类(MFC)等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了具有搜索发现服务器设备地址,红外摄像仪视频监测,视频录像,音频对讲传输,控制信号发送,传感器采集数据显示,报警提示的视音频和环境参数同步采集传输的软件系统。最后,根据井下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所处的爆炸环境,以GB3836.4-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和电气防爆原理为基础,研究多媒体通信设备电路的本质安全型控制方法和采用先进的保护电路芯片和多重保护电路控制,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缩短保护电流关断时间来控制火花能量的方法,将关断时间控制160ns以内,解决了井下救援过程中大容量电池的本质安全型防爆问题。结合以上相关研究,研制了一种具有Mesh组网功能的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提出了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并通过现场应急救援实践,验证了矿井应急救援多媒体通信的技术指标,为进一步完善矿井应急救援无线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提供研究基础。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矿井应急救援通信的技术水平,为研制出适合矿山救护队员使用的救援多媒体通信装备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招,涉及多领域的深入改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医药卫生健康事业是社会改革民生领域的重要方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涉农小额贷款客户信息对放贷机构授信决定的影响的模型,并运用吉林省9个县市282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涉农小微企业采用回归分析方法,
结节性红斑(EN)是由真皮血管和脂膜炎症引起的一种结节性损伤的皮肤病。笔者临床治疗EN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例1:陈某,男,32岁,2003年5月7日初诊。1周前因情绪激动后致头晕目眩,体位改变时眩晕加剧,眼球震颤,前额胀痛,伴耳鸣、听力减退,睁眼即吐,口渴喜饮,便秘,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弦滑。证属肝阳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因为变电是电力系统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