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1907-1954)是20世纪的墨西哥著名女性画家,其一生的艺术与经历伴随着爱情、生育、病痛的折磨与烦恼,这使得她多次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重构。绘画的“寓意性”是通过对绘画形象重新进行组织创造来表达作者个人意识,通过内在含义和外在形式同时呈现,同时是对绘画形式及内容的双方面的拓展。而弗里达以一种精神情感为出发点在她的作品中广泛地使用了这种“寓意性”语言。本文是笔者建立在图像学、美术心理学、符号学等基础理论上,整理出弗里达一生中自我重构、自我映照的艺术脉络对弗里达的作品进行多个层面的分析。弗里达的艺术特征区别于现实主义,又不是艺术家主观意愿做主导形成的超现实主义,但作品中同时具有现实主义的真诚质朴的技法和超现实主义的画面效果,所以对于弗里达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该如何界定?弗里达多次的自我重构与其“分裂”般的画面、“镜像”中的自己、双性气质有什么联系?如何造成其游离于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间绘画风格?笔者为其中的复杂关系所吸引并以“弗里达·卡洛绘画的寓意性研究”为题展开研究,对其艺术风格进行阐述和论证。通过这些论述,旨在更深刻解读弗里达的绘画一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家绘画创作中也应该有内心对自身的审视,并将其外化于作品中,笔者想要通过此次研究相关知识能够与自身的艺术作品的创作相结合,探寻并完善自己的创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