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考察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在补偿生长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和生理机制,为探讨投饲制度、提高饲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治病害等提供指导和依据,本研究设计了3种投喂方式分别为:对照组(A组:每2天饱食投喂1次,SOF0),实验B组(饥饿10d再投喂10d,S10F10),实验C组(饥饿20d再投喂20d,S20F20),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南方鲇(22.53±0.08g)生长性能、饵料系数、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历时80d。主要研究结果:(1)实验鱼的体重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S10F10组和S20F20组在进行80d的循环饥饿后终末体重和体长均显著性低于SOF0组(P<0.05)。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肥满度和比肝重变化影响不大。S10F10组和S20F20组在恢复投喂阶段的平均特定生长率高于SOF0组相应时期的平均特定生长率;S10F10组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S10F10和S20F20组南方鲇胰蛋白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胃蛋白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肠淀粉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20F20组的胰淀粉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肠脂肪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胰脂肪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本研究发现循环饥饿使S20F20组前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中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后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南方鲇幼鱼前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均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后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均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各实验组中南方鲇幼鱼的前肠、中肠和后肠大部分有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但各实验组中胃存在PCNA阳性细胞的仅仅是S20F20组。S10F10组的前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S20F20组的前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的进行逐渐增加,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S10F10组的中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S20F20组的中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S10F10组和S20F20组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S10F10组的后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S20F20组的后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增加;S10F10组和S20F20组至实验结束时PCNA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研究结论:(1)S10F10组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产生部分补偿生长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饵料成本。(2)研究表明:循环饥饿对S10F10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消化酶活性有极大的影响,导致大部分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能力下降。(3)本部分研究表明:S10F10组和S20F20组循环饥饿投喂方式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南方鲇幼鱼胃肠道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的数量,从而加快胃肠道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速度,促进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S10F10和S20F20循环饥饿投喂方式会减弱南方鲇幼鱼的肠道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羊毛织物蛋白酶改性后的染色性能变化,经过针对常规染色工艺参数调整,推出了酸性媒染染料染酶改性后羊毛织物的新工艺,染色后织物牢度符合国家标准,且色泽鲜艳,颜色增深
明代宁夏地区的行政建置为卫所体制,宁夏诸多卫所的设立与宁夏镇的形成,为宁夏在行政和军事上提供了保障。由明入清,卫所体制逐渐失去存在意义,行政建置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科2005-2010年来4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G
本文以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为例讨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撰述范式。本文认为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的总体结构符合散文史的发展,在叙述中贯穿了文体、作家、作品三个角
[目的]探讨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道的特性,为研究人脑前额叶锥体神经元的NMDA通道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对急性分离的大鼠前额叶的神经元进
“民国”和“方法”这两个关键词,架构起了作为方法论的“民国历史情境”与民国文学的关系。“国家历史情态”是民国文学认定的基础,“民国历史视野”为民国文学研究提供了“
本文研究了苎麻类织物的生化处理,探讨纤维素酶的反应机理和影响酶处理的工艺参数,分析酶减量对苎麻织物手感,刺痒感,强力等的影响。
[目的]胚胎干细胞(ernbryonic stemcell,ES)体外诱导分化,制备CD34^+造血前体细胞。[方法]胚胎干细胞在含甲基纤维素培养液中分化形成胚胎体(emabryoid body,EB)。然后加入造血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