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沥青路面灌缝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公路的发展进程中,裂缝灌缝作为路面养护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受到道路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对裂缝进行灌缝,不仅能够提升道路的使用性能,而且能够延长道路的服役寿命。沥青路面裂缝灌缝的工艺、要求及灌缝料自身的质量,决定了裂缝修补的效果。精细的灌缝工艺,会使填缝修补后路面的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灌缝效果,应根据施工的实际要求和条件来确定灌缝工艺。在当前路面裂缝病害日趋严重的趋势下,研究裂缝修补材料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对解决裂缝修补方面的问题、延长道路服役时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目前普遍采用的沥青路面灌缝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机硅树脂类灌缝料,多用于新建路面的裂缝修补,有机硅树脂类灌缝料其特点是粘度大,流动性差,且对施工条件要求较高,价格也比较昂贵;第二类是以乳化沥青为基质的冷灌式灌缝料,其特点是无需加热,可用于潮湿路面及有灰尘的裂缝壁面;第三类是热灌式橡胶沥青,其特点是对施工要求简单,应用广泛,价格低廉。目前大多数国外灌缝产品不仅施工工艺复杂,且价格较高,这就限制了灌缝料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国内沥青路面灌缝材料存在粘结性不高、低温脆裂、高温流淌等问题,易导致路面裂缝修补失败。本文针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机理及其修补技术进行了研究,目的为了给实际灌缝修补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合辽宁地区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调查结果,在总结分析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沥青路面灌缝材料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性能改性沥青灌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出性能良好,可操作性好的适应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的灌缝材料。本文对沥青路面灌缝材料进行了广泛调研,选取四种路用性能优异的灌缝材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对其软化点、锥入度、流动值、低温拉伸、弹性恢复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试验,同时结合橡胶沥青、SBS改性沥青等沥青材料的优缺点,初选出几种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改性剂、橡胶粉、芳香基橡胶油及其它添加剂。沥青的选取主要考察针入度、高低温性能等指标较好的基质沥青;橡胶粉应选择细度较高的胶粉,不得采用回收橡胶粉。芳香基橡胶油要选择对温度敏感性相对较小的类型。进行室内对比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确定沥青、橡胶粉、芳香基橡胶油及添加剂的掺配比例,然后进行室内对比试验,试验仪器主要包括:低温拉伸试验机、软化点仪、锥入度仪、流动度仪等试验仪器,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最终研制的三种灌缝材料各项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性能优于选取的四种灌缝料,尤其是低温指标,具有显著优势,且价格较同类产品低。研制的产品提高了灌缝材料的粘结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拉伸等路用性能。提出了高性能浓缩改性沥青灌缝材料的适用条件、生产工艺及施工工艺。
其他文献
<正>身处闹市,周遭的喧嚣和嘈杂是你无法回避的。这种不良的生态, 导致像我这种难守安静的人,就越发地心浮气躁。这样的一副心境,又遇上今年入夏以来不爽的气候,人心就躁成一
基于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对某厂1台1000MW超超临界切圆燃烧锅炉NOx的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锅炉燃烧系统的运行特点,主要进行了氧量、负荷、燃尽风量
锂系聚异戊二烯橡胶纯净无味、灰分含量低,在聚异戊二烯胶种中最为纯净,分子结构和NR几乎完全相同,胶的性能也同天然橡胶差别较小,可替代天然橡胶应用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可从
非正式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国外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只有二三十年。国外非正式组织研究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非正式组织理论创立阶段、非正式
“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凭借着海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网红们已经展现出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并打造出了日益延伸的产业链。本文通
从场协同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场协同理论的无因次性能因子来综合评价换热表面的强化传热效果。为表述其正确性,列举了螺旋扭曲扁管及波纹板通道两个例子,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
本试验以10倍剂量的CVI988/Rispens基础种毒接种1日龄SPF雏鸡并以7日龄间隔接种试验鸡白细胞,连续在鸡体内回传六代,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制备的CVI988/Rispens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高科技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致使高科技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受其自身规模小、信用低等问题的局限,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为其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需求扩大,加之政策管制的逐步松化,利益涉及者自发推动土地市场形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背景下。本文以浙江湖州
建立了定流量下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针对加热器的不同类型进行了讨论,应用时不再需要单独计算端差变化对锅炉吸热量的影响,并全面考虑了热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