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处理柠条种子对萌发与幼苗生长抗旱性影响的时效性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适宜的电场条件处理柠条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抗旱性。但是,电场处理后的种子要经过贮存,市场流通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进行播种,因此,电场处理种子的生物效应是否存在时效性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在电场处理对柠条种子抗旱性的研究基础上,实验测定电场对柠条种子抗旱性影响的时效性,将电场处理后的种子分别贮存0周,1周,2周,3周,4周,测定电场对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生物统计学中的T检验分析方法,对单个生理指标进行显著性分析,用包络分析法对多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场处理后的种子贮存不同的时间以后,电场处理种子所产生的作用发生改变:电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效时间为1周,有些电场处理条件在第2周,3周,4周时,对不同的生理指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推广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不含氟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受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界的广泛关注,其电导率的提高是材料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添加无机颗粒提高膜材料的保水性能,从而改善其导电性能。而大多数研究工作者的选择是球状的颗粒,也有少数研究者选择纤维状粒子。然而,因没有具体的理论及实验分析,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指出这二者中哪一种的效果较佳。本文以壳聚糖为起始原料,通过磷酸化反应合成有一定电导率的生物膜材料,具有价
本论文中,提出了一种两步制备蛋白质薄膜的新型方法。第一步是,在海藻酸钠(SA)和聚乙二醇(PEG)的混合溶液表面喷洒氯化钙(CaCl2)溶液,晾干后冲洗,制备海藻酸钙(CA)多孔膜;第二步是,将肌红蛋白(Mb)溶液涂布到海藻酸钙多孔膜上,晾干后形成肌红蛋白-海藻酸钙多孔膜。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方波伏安法(S
国内外防雷行业使用熔断器、断路器做电源SPD过流保护,广泛存在起火、防雷失效问题,在我国通讯、铁路、风电、光伏等行业尤为多见。本文对防雷型氧化锌压敏电阻特性进行了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