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蜀道文化遗产线路的秦岭山地生态度假旅游发展与布局研究——以留坝县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pei713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休闲时代,兼具多元化和个性化,体现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山地生态度假旅游将会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满足当前阶段我国的旅游发展需求,陕西地区秦岭山地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在休闲时代的这一大背景下,秦岭旅游业的发展应是开展区域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秦岭地区县域之间协调配合、重视区域规划对接,以建设生态度假旅游区,促进秦岭山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线路开发的基础理论、山地生态度假基础理论及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将文化遗产线路融入生态度假旅游,通过发挥优势,包装文化遗产旅游项目,提升生态旅游景区和产品品位,利用文化遗产的带动效应,积极引导生态度假旅游的发展,优化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在分析秦岭山地生态度假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选取留坝县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以秦岭蜀道文化遗产旅游为基础的山地生态度假旅游发展,并从旅游空间结构建构这个视角来阐述秦岭山区留坝县生态度假旅游的发展。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回顾了文化遗产线路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国内外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对本文有关关概念进行界定,阐释了支撑本文研究的指导理论,通过分析秦岭地区的旅游发展,提出了秦岭山地生态度假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开发条件,探索秦岭山区生态度假旅游的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基于秦岭蜀道文化遗产旅游的统领,提出如何构建统一、协调的区域性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以留坝县褒斜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介绍褒斜道和留坝县案例区的基本概况,结合旅游空间布局思想,阐释了留坝县旅游目的地作为蜀道旅游线路节点的空间结构,对留坝县生态度假旅游进行空间结构布局规划,提出褒斜道线路旅游的开发路径及线路设计。  通过创新旅游度假产品依托,优化度假旅游空间格局,将留坝县打造成为蜀道文化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以蜀道文化遗产为基础辐射带动秦岭山地生态度假旅游发展。
其他文献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且重要的生态系统。而人类对湿地的研究、开发和保护较晚,造成湿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受到严重破坏。遥感影像以其独有特点成为湿地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