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淀粉是谷类作物最主要贮藏物质,约占种子干重的90%。因此,籽粒中淀粉的含量对于作物产量的形成意义重大。此外,淀粉的含量及性质对于谷类作物籽粒的品质形成尤为重要。淀粉在植物体内的合成是包含一系列酶促反应的复杂而精细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大量的酶和相关调控因子的参与。目前,关于淀粉的直接合成路径已经研究得较为透彻,但对该路径的调控机制了解较少。因此,克隆并鉴定植物中调控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对于丰富淀粉合成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是谷类作物最主要贮藏物质,约占种子干重的90%。因此,籽粒中淀粉的含量对于作物产量的形成意义重大。此外,淀粉的含量及性质对于谷类作物籽粒的品质形成尤为重要。淀粉在植物体内的合成是包含一系列酶促反应的复杂而精细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大量的酶和相关调控因子的参与。目前,关于淀粉的直接合成路径已经研究得较为透彻,但对该路径的调控机制了解较少。因此,克隆并鉴定植物中调控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对于丰富淀粉合成的调控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水稻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胚乳异常突变常与淀粉
其他文献
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设备之一,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证我国的电力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积灰结渣问题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锅炉的经济效益。随着生物质掺烧的推广应用,积灰结渣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涂层技术相对于其他控制灰沉积的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兼顾防腐蚀和控制灰沉积两方面,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另外,硫酸氢铵(ABS)积灰严重影响了尾部受热面的稳定运行以及换热效率。为了探究涂层对灰
作为最具竞争力之一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锌锡硫硒[Cu_2ZnSn(S,Se)_4,CZTSSe]电池得益于组分丰富、无毒、价格低廉且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被认为是替代铜铟镓硒(CulnGaSe_2,CIGS)电池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光伏界愈来愈多的关注。回顾其发展历史,从1996年首次采用SLG/Mo/CZTS/CdS/AZO/Al器件(Soda Lime Glass,SLG and ZnO:
Cu_2MnSnS_4(CMTS)半导体材料光吸收能力强(>10~5 cm~(-1)),其组成元素全球储量丰富且无毒,拥有与Cu(In,Ga)Se_2(CIGS)和Cu_2ZnSnS_4(CZTS)相类似的结构和性质,因其具有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的潜质而成为研究热点。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近几年关于CMTS体系材料及其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迄今为止,纯硫化CMTS和混合硫硒化Cu_2MnS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者们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具备许多优良特性,比如直接带隙半导体、高光吸收系数、优良的载流子传输速率等。其单节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PCE已经从2009年第一次报道的3.8%提升到25.2%,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结合的叠层电池效率已高达28%。如此迅速的发展,使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为新一代商业化薄膜电池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在真正大规模商业化之前依然有许多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旱涝急转事件频发,中国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遭受着严重威胁,特别是抗旱排涝标准相对较低的种植区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稻田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9%。水稻生长与土壤水分含量关系密切,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旱)或水分含量过多(涝)均会造成减产。旱涝急转胁迫不等于单一旱涝胁迫的简单加和,探索水稻产量对旱涝急转的响应特征与机理,对于制定合理减灾
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Pampan.)和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Cheng)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望春玉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材“辛夷”的主要品种。挥发油是望春玉兰中重要的药效物质。宝华玉兰外形与望春玉兰极为相似,同样含有丰富的挥发油,但其花蕾是否具有类似于望春玉兰的药用价值还没有研究报道。挥发油是在望春玉兰和宝华玉兰花器官的油细胞中合成和积累的。油细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主要的气候因子。为了探明灌浆成熟期温度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形成、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播期、日灌夜排、喷水降温等温度调节措施对香稻香气 2-AP 形成、品质和产量的调节作用,旨在为我国不断扩大香稻生产的合理布局和香稻增香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学试验农场进行如下3个试验:试验1,盆栽试验以籼型
草酸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在很多生物体内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它在植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作用尤受关注。最近在拟南芥中发现AAE3基因编码草酰辅酶A合成酶(OsOCS),证实该酶能以草酸作为特异性底物催化合成草酰CoA,并参与草酸代谢。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克隆,蛋白异源表达、生物化学与酶特性分析,构建转基因材料并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及代谢物分析,研究了水稻OCS的分子、生化、酶学特
非生物胁迫是一个多层面领域,包括环境中不同的非生物因素或胁迫,对各种各样物种施加压力。植物在生命周期中经常要面对多重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它们生长发育。在农业生产系统中,作物生产力可能是最易受非生物胁迫,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作物植株遭受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的生态学意义十分重要。香稻,一个小但质量最佳的水稻组,因其特殊香气和独有味道举世闻名。香稻多产于亚洲和中东国家,也向全国各地的国际市场出口。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甜玉米(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生产区,但一年2~3熟的连作制度及农民超量施用化学氮肥的施肥方式,极易造成氮肥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通过7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甜玉米单作、甜玉米-大豆2:3间作、甜玉米-大豆2:4间作和大豆单作)和甜玉米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 N·hm-2和常规施氮360 kg N·hm-2)对作物农艺性状和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