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H敏感型纳米胶束具有显著提高药物水溶性、提供高载药量高包封率、良好生物相容性和低细胞毒性、易于合成制备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口服药物输送时,还能对药物实现pH控释,减少药物在胃液环境下的突释,保证其在小肠部位稳定释放,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水难溶性口服药输送体系。本课题结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开环聚合(ROP)方法合成了聚 (聚丙交酯-co-甲基丙烯酸)-b-聚丙烯酸[P(PLAMA-co-MAA)-b-PAA]。通过调节单体投料比例,调控聚合物结构, 制得四种不同亲疏水片段比例的聚合物:P(PLAMA10-co-MAA45)-b-PAA10、P(PLAMA10-co-MAA58)-b-PAA20、 P(PLAMA10-co-MAA58)-b-PAA10、P(PLAMA20-co-MAA58)-b-PAA10。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H NMR)、傅里叶红外(FT-IR)表征了P(PLAMA-co-MAA)-b-PAA的化学结构。 研究了P(PLAMA-co-MAA)-b-PA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pH响应行为。荧光探针法测定了P(PLAMA-co-MAA)-b-PAA的CMC值,随着疏水片段比例的增大,CMC值降低;胶束随着pH值的减小,粒径先减小后显著增大,zeta电位由负值趋于零,胶束发生溶胀-收缩-聚集的相变化过程,具有较好的pH响应性。研究P(PLAMA-co-MAA)-b-PAA胶束结构对其载药性能的影响,探索了载药机理。一定范围内,随着疏水片段比例的增大,胶束zeta电位的绝对值减小,CMC值减小,胶束与药物的排斥作用减弱,胶束内核对药物的包裹能力增强,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由4.6%、20.5%增至6.7%、26.2%。考察P(PLAMA-co-MAA)-b-PAA胶束的pH响应控释药物的性能。载药胶束在拟胃液(SGF) 的pH 1.35环境下,硝苯地平24h的累积释药量为35%,在拟肠液(SIF)的pH 7.36环境下,24h的累积释药量能达到80%。表明聚合物胶束P(PLAMA-co-MAA)-b-PAA具有很好的控释效果,在拟胃液条件中可以保护药物,使其集中在小肠部位释放,提高了它的口服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