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E是一种十分重要且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其可以保护生物膜抵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维生素E被当作功能食品添加剂加入到许多食品组分中,但暴露于氧、紫外线下则易受破坏,微胶囊技术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微胶囊化可以保护敏感组分免受环境的破环。复合凝聚是指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胶体溶液由于电荷吸引混合自发地发生相分离的一种现象。对于一些敏感的物质,其在某些微胶囊化过程中会受到严重损失,由于复合凝聚法的制备条件温和,因此对于这些敏感物质的微胶囊化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具有高产率和高效率的优点,但通常以甲醛或戊二醛为固化剂,严重限制了产品的应用,研究无毒的固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谷氨酰胺转氨酶为固化剂,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物化性质、释放动力学以及贮藏稳定性。对复合凝聚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经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以微胶囊效率为指标,壁材浓度(X1)、芯壁比(X2)以及pH(X3)为独立变量经行实验。得到多项式回归模型为:ME(%)=92.6433+2.7012X1+0.6775X2-0.1562X3-2.8617X12-0.6175X1X2 -1.3792X22+1.98X1X3-0.4125X2X3-11.5817X32应用此方程作图,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1.23%,芯壁比2.14:1,pH4.0。此最佳条件下,预测微胶囊效率为(93.32%),验证试验结果为微胶囊效率(92.78%±0.65%)。对微胶囊的物化性质进行研究。微胶囊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80%,易于贮存;休止角为35.1°,流动性较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致密性。红外光谱证实复合凝聚物是由明胶、阿拉伯胶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存在化学键的相互联接。差式扫描量热分析了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复合凝聚维生素E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高于通常的贮藏温度(25℃)预示产品在常温下贮藏时处于玻璃态,其贮藏稳定性良好。热重分析表明,壁材对芯材物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微胶囊包埋后维生素E在150℃的损失率大大降低,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热水中的缓释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喷雾干燥方法。研究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在0120min,释放曲线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曲线回归方程为y = 1.6038e0.0312x,R2 = 0.9815;在120200min,释放曲线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其曲线回归方程为y = 0.3237x + 17.356,R2 = 0.9888。考察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微胶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避光贮藏与透光贮藏两种条件相比,在透光条件下维生素E的损失率较高,但经复合凝聚法包埋的微胶囊,其保留率显著高于未经包埋的维生素E。微胶囊在4℃、25℃条件下贮存很稳定,45℃时稳定性降低;微胶囊在低湿条件下贮存很稳定(相对湿度为33%和58%),相对湿度超过80%,微胶囊的保留率大大降低。说明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复合凝聚维生素E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MSCT和MRI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CR结果将患者分为骨折患者和无骨折患者,使用MSCT和MRI检查患者骨折、关节脱位、移位碎骨折片、隐匿性骨折、软
方酉生教授在《东南文化》2002年第9期发表的《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兼评〈来自“新砦期”论证的几点困惑〉》一文,其中“兼评”部分因言之无据、有违事理而多属不确之辞
王尔德入狱后所作的《雷丁监狱之歌》,体现出一种现实的、苍凉沉郁的、深沉厚重的“悲怆”美学风格,同前期作品浪漫的、明快曼妙的纯艺术的唯美风格截然不同。此中变化折射出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B组),每组各34例。A
<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系统的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儿科并不少见,且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力量。事实证明,它们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仅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综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A组和B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ex.Fr)Quel),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最早收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由于桑黄天然子实体稀少,人工栽培困难,目前采用液体发酵生产。本
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在建筑视觉形态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建筑的地域特征日渐消失,建筑色彩作为重塑和保护地域特征与文化的重要手段发挥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策略对缓解ICU综合征的影响,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80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