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反激式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而发展迅速。常规集中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逐渐显现其在商业和民用市场的劣势,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具有发电效率高、系统容量扩展灵活、安装维护简单和冗余设计等优点,研发高性能微逆变器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撑。
  本文以交错反激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在CCM方式下的系统特征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控制策略,全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了CCM工作方式下开关周期内原副边绕组电流的时域关系式,得出了系统临界连续输出功率,分析出半电网周期内微逆变器工作在DCM和CCM相结合的方式,并用系统连续率CR表征CCM工作区间所占的比重。
  (2)对微逆变器主电路关键元器件进行了参数设计和选型,包括直流侧功率解耦电容,反激变压器,反激开关管、输出整流二极管和工频换向桥功率器件和并网滤波器,为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3)建立了基于任意准稳态工作点控制输入到并网电流输出的传递函数,得出了额定功率下π/2电角度处RHP零点对系统跟踪性能影响最大的结论,并基于这一准稳态工作点设计了电流内环Q-PR控制器。
  (4)提出了分阶段、相结合控制的改进MPPT算法,即微逆变器启动阶段应用开路电压法,光伏组件功率波动较小时应用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功率波动较大时应用短路电流法,以获得良好的稳态跟踪精度和动态跟踪性能;针对轻载下基于CCM设计的并网电流控制器适用度降低和谐波含量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双模式控制策略及模式选择控制器的实现原则,实现轻载时系统控制方式切换到DCM并网电流控制方式,提高了轻载并网电流品质。
  (5)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和250W微逆变器系统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上述系统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资源不断枯竭,大家都在加紧步伐寻求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并且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来缓解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研究者Nagoura等人首次发现,以石油焦为负极,层状钴酸锂做正极,可以组合出能够循环利用的锂二次电池。但是由于钴酸锂的理论容量相对较低,而且钴元素对环境有污染,无法到达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无污染,高容量的要求,因此掀起了研究者寻求无污染,高容
学位
21世纪,人们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大挑战,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最具决定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其中,太阳能光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作为第二代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能够降低电池成本,是未来研究应用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美国进口的七腔室连续MVSystems PECVD沉积系统,优化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得到光电性质良好的非晶硅本征层,并将它应用于不锈钢衬
学位
摘要: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已成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但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本文采用液相共沉淀结合高温固相合成了Li[Li0.2Ni0.2Mn0.6]O2,并通过Ti、Co两种元素的掺杂改性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以MnSO4·H2
学位
压电陶瓷变压器的输入端压电振子在外电场的激励下通过逆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端压电振子将这机械能通过正压电效应转化为电能输出实现变压。与传统的电磁式变压器相比,压电陶瓷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便于集成化;抗干扰强,稳定性好;高功率密度,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由于压电陶瓷变压器在电子应用上具有突出的优点,其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一直倍受关注。近年来,在不同类型压电陶
学位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硫化亚铜(Cu2S)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Cu2S作为新型的P型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约为1.2eV,拥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能,是一种良好的光电材料,因此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纳米开关、光催化、冷阴极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很多种方法用来制备Cu2S薄膜,如化学气相沉积法、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喷雾热解法以及水热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反应时间较长,所需压力、温度较高
学位
自1987年高温超导体被首次发现以来,人们对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日益深入,每一个新的发现和方法的改进都为其早日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超导材料能够具有更好的性能,人们不但继续在研发具有更高转变温度的新超导体方面不懈努力,同时还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已发现的具有实用化潜力的超导体性能。改进制备方法、掺杂第二相粒子是最常见有效的两种途径。此外,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的YBCO超导体也是研究者们目前关心的
学位
在国家战略和实际需求的双重支持下,特高压交流工程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能够应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一体化监控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变电站监控系统正处于从传统的综合自动化阶段向标准化、智能化阶段过渡的时期,因此对于基于DL/T860标准的特高压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用于规范我国电力行业标准化的DL/T860标准,并从信息系统模型建立、通信服务与接口、通信协
学位
微型植入式医疗仪器是目前医学介入式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大多数植入式医疗仪器都依靠电池供电,需定期手术更换电池,给病患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电池供电受到泄漏,体积大,集成度低等问题的限制。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以无需导线连接生物兼容性好等诸多优势成为最适合植入式医疗仪器供能的方式。为了更好的设计与利用立体卷曲谐振子,需要比较准确的计算谐振子的电感值和Q值。本文通过对于影响谐振子电感值和Q值的因素的分析,
学位
摘要: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时刻在警示着我们,有效的利用与节约能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才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受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我国的火力发电都以燃煤机组为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发电技术,其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对发电机组热效率的提升得到广泛认可。
学位
本文围绕全钒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展开研究,比较了不同羧基数目、不同羧基位置的吡啶羧酸类有机化合物对正极电解液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吡啶羧酸类添加剂对V(V)电解液热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2-吡啶羧酸和2,6-吡啶二羧酸为正极电解液的添加剂,比较含不同羧基数目的添加剂对电解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6-吡啶二甲酸对V(V)电解液热稳定性.改善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