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萘酰亚胺基团的螺双芴类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光电显示领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大进步和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直流电压驱动、主动发光、体积小、无视角限制、响应快、以及色彩全、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作为新型显示技术而备受瞩目。螺双芴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类化合物由于正交结构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激基缔合物和激基复合物的形成,提高荧光量子产率。萘酰亚胺衍生物是一类典型的荧光试剂,具有较高的荧光发射效率,但是平面刚性结构不利于溶解,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往往因为分子堆积或者是激基缔合物或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而导致发光效率的降低,这些限制了萘酰亚胺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我们希望将萘酰亚胺引入到螺双芴分子中,使制备出的新化合物既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又具有较高的电致发光效率,能够在电致发光领域发挥较大作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第一部分:合成出两种新型的螺双芴化合物SPF-NA-1和SPF-NA-2。以联苯为起始原料,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溴化反应,格氏化反应,硝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六步反应制备了具有左-右不对称结构的化合物SPF-NA-1;以联苯为原料,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溴化反应,盖布瑞尔合成,盖布瑞尔还原等六步反应,制备了具有上-下不对称结构的化合物SPF-NA-2。在合成过程中,我们对傅克烷基化反应,硝化反应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SPF-NA-1和SPF-NA-2经IR,1H NMR, 13C NMR,LC-MS等测试手段确认其结构。第二部分:通过TG和DTA手段研究了SPF-NA-1和SPF-NA-2的热稳定性,测得它们的分解温度分别为451℃,448℃,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试了化合物的光学性能:随溶剂极性的增大,无论吸收光谱还是发射光谱都发生了红移。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得了化合物的起始氧化电位,通过边带吸收法及相关公式计算出起始还原电位,及前线轨道能级和能隙。第三部分:将两种化合物分别作为发光层,制成相应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SPF-NA-1和器件SPF-NA-2),测试了器件的相关性能,得到了器件SPF-NA-1和器件SPF-NA-2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57 nm和551 nm,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0.244%,0.175%,最大亮度分别为387.3 cd/m2 (26.1 V),298.5 cd/m2 (27.5 V)。比较发现,器件SPF-NA-1的电致发光性能优于器件SPF-NA-2。
其他文献
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的需求对学习者泛在学习过程的监测、反馈、评价提出要求,以此为目的的学习分析技术应运而生。学习分析可视化呈现技术是学习分析应用与
有人将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比喻为一个“布满地雷的战区”,这是因为发言人面对的是一个智商很高,经常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中外记者群体;此外,每次新闻发布会结束约一个小时后,外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柏拉图是否在《巴门尼德篇》中对原有的“相论”做了修正。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将哲学家的形象与“相论”结合起来一同探讨。因为这两者是柏拉图对话的主题及其
南海问题指的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关于南海归属之争,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其根源在于:其一,60年代南海周边海域勘测出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二,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
<正>压力过大、职业前景渺茫等状况,并未随着护理改革的推进得以缓解,仍旧是制约护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跳槽改行之后,胡晓仍旧保持24小时开通手机的习惯,只是晚上听到铃响
<正>"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是对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鼓舞和鞭策。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要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在推
近年来,随着国内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国产手机生产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欧洲市场。被誉为欧洲经济龙头的德国,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家的必争之地。在所有的中资厂商中,在德排名最高的便
<正>无效医疗所要探讨的不是放弃病患,更不是"用了也无效"的治疗,而是治疗方向的调整。台湾刚刚通过的"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修正案",使得"无效医疗"最近成为热门话题之一。舆论
<正>新娘造型的夸张性艺术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整体造型以个性化、奢华型为主要形象。如高贵奢华型婚礼新娘造型、妩媚性感型婚礼新娘造型、时尚个性型婚礼新娘造型。这类婚礼
本论文研究旨在以厄立特里亚为案例,分析与评估中国对非洲的对外援助政策,同时分析厄立特里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引人注目,其不同于西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