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的慢性进展性炎症为特征,并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由于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至今仍无根治的方法。目前认为炎症细胞因子和新生血管生成在RA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提示,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阻断新生血管过度形成是RA治疗的有效手段。 青蒿琥酯(artesuante,ART)是青蒿素的一种衍生物。近年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已成为治疗重症及氯喹抵抗型疟疾最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抗疟作用外,这些复合物亦具有免疫调节以及抗炎、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潜在作用。但青蒿琥酯对RA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文拟通过选用wistar大鼠和RA患者原代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syoviocyte,FLS)为主要材料,以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大鼠和TNF-α刺激成纤维滑膜细胞诱导炎症和VEGF表达为主要模型,采用免疫印迹、细胞免疫荧光、ELISA等。 研究方法:观察ART对CIA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滑膜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炎症信号通路活化和VEGF表达的影响,以阐明ART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今后临床上应用AR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第一部分青蒿琥酯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ART对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滑膜病理变化的改善作用 方法:25只体重70~90克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5只做正常对照,其余用牛Ⅱ型胶原乳剂造模。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RT组,腹腔注射100g/kg/d的ART,另一组为CIA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大鼠处理同CIA模型组。观察三组大鼠一般情况、关节炎症指数(AI)积分、病理形态学改变和滑膜组织血管生成等情况。隔天记录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每周测体重,治疗两周后处死大鼠,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踝关节病理形态血改变。 结果: 1、模型组大鼠精神欠佳,饮食减少,体毛无光泽,治疗组未见以上情况。模型组体重增长缓慢,治疗组大鼠体重增长较模型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 2、CIA大鼠关节炎体征于注射胶原后11~13天开始出现,大鼠踝关节、跖趾关节发红、肿胀,并逐渐加重。与注射生理盐水的模型组比较,ART治疗组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关节炎症指数也显著降低。 3、正常大鼠滑膜组织未见明显的新生血管及炎症细胞浸润,无滑膜增厚;模型组出现明显血管增生、滑膜增厚、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软骨和骨的明显破坏;ART治疗组可见少量新生血管及炎症细胞浸润,滑膜轻度增厚,未见软骨和骨质破坏。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滑膜病理评分和血管增生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1、牛Ⅱ型胶原乳剂皮下注射wistar大鼠能成功复制CIA动物模型。 2、ART明显改善CIA大鼠临床症状、滑膜病理改变。 第二部分青蒿琥酯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青蒿琥酯对TNF-α、IL-1β、IL-6和IL-8合成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这一复合物调控细胞因子分泌的细胞内信号机制。 方法: RA FLS来源于活动性RA患者,用TNF-α刺激并与青蒿琥酯共同孵育,ELISA测定IL-1β、IL-6及IL-8的水平,NF-κ B核移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western blot用来检测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和NF-κ B活性,用MTT法检测RA FLS活性。 结果: 1、用MTT法检测培养的RA FLS的细胞活性,在本实验所用药物浓度范围内(0.5-40 μ M),青蒿琥酯不会降低细胞的存活率,提示本文观察到的青蒿琥酯的抑制作用不是毒性作用所致。 2、青蒿琥酯可抑制TNF-α刺激的RA FLS分泌IL-1β、IL-6和IL-8,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青蒿琥酯亦抑制LPS诱导的RA滑膜细胞分泌TNFα,并呈剂量依赖性。 3、青蒿琥酯单独孵育并不影响p38 MAPK、ERK和JNK的磷酸化,而且对TNF-α诱导的这些激酶的活化也没有抑制作用。 4、青蒿琥酯对TNF-α诱导的P13K/Akt通路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同时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FLS分泌IL-1β、IL-6及IL-8。 5、青蒿琥酯可阻止TNF-α诱导的NF-κ B p65核移位,且显著抑制NF-κB活化以及I κBα磷酸化和降解。 结论: 1、青蒿琥酯抑制RA患者FLS分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IL-8。 2、青蒿琥酯可能通过NF-κB和P13K/Akt通路抑制RA FLS中炎症细胞因子分泌,而与p38 MAPK、ERK和JNK等炎性信号通路无关。 第三部分青蒿琥酯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VEGF合成和HIF-1α活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青蒿琥酯对TNF-α诱导的VEGF合成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细胞内信号分子机制。 方法: RA FLS来源于活动性RA患者,用TNF-α刺激并与青蒿琥酯共培养,Westernblot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HIF-1α的核移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结果: 1、TNF-α刺激可使FLS合成VEGF增高,并呈时间依赖性,于刺激24小时VEGF合成达最高峰。 2、青蒿琥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VEGF合成,其最佳抑制浓度为10 μM3、TNF-α刺激FLS对HIF-1α蛋白表达无影响,但可诱导HIF-1α活化即由胞浆向胞核移位。 3、青蒿琥酯抑制TNF-α诱导的HIF-1α由胞浆向胞核移位。 结论: 青蒿琥酯对RA FLS中TNF-α诱导的VEGF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IF-1α活化有关。
其他文献
高俊科.关于复利率的连续计算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17(2),33~34.本文分析了连续复利公式的形成背景,指出国内外经济、管理类数学教材中普遍存在的所谓复利率的连续计算的推导是错误的 Gao Ju
目的 讨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方法 对本院神经外重症监护室所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然后对他们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普通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特别就是对医学临床方面的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做好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就已成为护理人员的当务之急
李艳丽,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学学士。1985年进修于浙江美术学院,师从宋忠元、杜曼华等先生,1989年考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助教班,师从苏葆
研究现状和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
目的 分析研究延续性护理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n=60)和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直接原因是十二指肠韧带以上的一些部位发生了病变.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变化非常快,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出血、呕血等.如已患该病症,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两组,常规模式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舒适模式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