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黄芪、板蓝根、射干等二十种中草药和金刚烷胺、中性丫啶黄两种西药为试验药物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中草药采用传统的水煮浸提法分别提取并浓缩成0.50g/ml溶液作为原液,金刚烷胺和中性丫啶黄分别配成160μg/ml的溶液作原液,高压灭菌处理备用。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不同浓度以测定其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来确定药物的安全浓度。以安全浓度为准,稀释成四个不同浓度在Vero细胞上做抗病毒试验,采用三种作用方式:先加药物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物,药物与病毒先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以CPE、病毒滴度和MTT法测得的OD值为观测指标评价药物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活性,以探讨其抗病毒吸附、抗病毒复制或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方式。试验结果如下: 各药物对Vero细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黄芪31.25mg/ml、金银花3.90mg/ml、连翘15.62mg/ml、板蓝根31.25mg/ml、射干15.62mg/ml、穿心莲7.8lmg/ml、鱼腥草15.62mg/ml、大黄7.81mg/ml、贯众31.25mg/ml、黄柏31.25mg/ml、黄连3.90mg/ml、野菊花3.90mg/ml、麻黄31.25mg/ml、荆芥15.62mg/ml、柴胡15.62mg/ml、桂枝15.62mg/ml、黄芩3.90mg/ml、侧柏叶62.5mg/ml、百部31.25mg/ml、天花粉3.90mg/ml,金刚烷胺40μg/ml、中性丫啶黄0.625μg/ml。不同药物对同种细胞的毒性不一样。 三种不同的加药方式表明:黄芪、板蓝根、射干、穿心莲、野菊花、金刚烷胺、中性丫啶黄具有抗病毒吸附作用;金银花、板蓝根、射干、穿心莲、鱼腥草、野菊花、荆芥、柴胡、金刚烷胺、中性丫啶黄具有抗病毒复制作用,其中金银花、鱼腥草、荆芥作用极弱:连翘、板蓝根、射干、穿心莲、野菊花、鱼腥草、贯众、麻黄、荆芥、柴胡、侧柏叶、金刚烷胺、中性丫啶黄能够直接灭活病毒。不同作用方式表明其用药时间对抗病毒效果有影响。 综合三种加药方式的效果考虑,板蓝根、射干、穿心莲、野菊花、金刚烷胺、中性丫啶黄能够抑制病毒,对细胞的保护率较高,西药金刚烷胺和中性丫啶黄对细胞的保护率达80%以上,比中草药提取液的效果好。 药物以不同方式加入培养板培养72h后,取细胞培养基及细胞冻融物检测无血凝效价。药物原液与病毒体外37℃作用不同时间后测病毒滴度,其中连翘、板蓝根、射干、黄连、麻黄、荆芥、侧柏叶、大黄、贯众和百部能够降低病毒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