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及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以农养工,以农村支持城市”的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和农村居民共同承担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任。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预告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到来,随后几年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增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和生活性公共产品均有较大程度提高。相对生活性公共产品,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和农村私人投资、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等具有更直接、更见效的作用。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的倾斜,为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带来了契机。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农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主流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问题,并进而基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政策保障机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了“问题提出、现状分析、效果检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探讨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财政背景。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绝对规模上升,但相对量不足;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费的财政支出比例过高,农业科技投入相对较低;财政支农效果不佳、资金管理还有待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来支持我国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第二,分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研究发现,一是从供给规模来看,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绝对规模上升,但相对规模在下降;二是从供给的产品结构来看,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具有重“硬”轻“软”的特征;三是从供给的区域结构来看,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明显的地区差距。具体可分为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电网建设重点区域和农业综合开发区域。但是这种地域上呈现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禀赋的显著差异,而非地区经济差异带来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均等问题,因此这种不均衡是具有合理性的。第三,分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户投资行为的效果。在分析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户投资行为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采集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建立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由此分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资对每个农户投资行为的平均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增加农村用电量、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改造中低产田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农村水库容量、除涝面积和治碱面积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由此证明我国农村公共资本与农户私人资本具有互补关系,农村公共投资将刺激农户私人资本扩张。第四,分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支出效率。利用2003~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分析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普遍较高且逐年改善,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优化供给结构具有正面作用。二是各地区被参考次数排名变化不大,地区间供给效率差距逐年缩小。三是纯技术效率值接近整体效率,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部分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无效的最主要原因。四是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水土流失治理是相对需削减的最主要部分,间接反映农村生产性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五是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不存在东中西地带差距,农业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也无显著区别。六是影响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因素主要是人均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和成灾率,政府收支对其无显著影响。根据这些基本结论,笔者得到一些重要政策启示。第五,主要国家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经验借鉴。通过阐述亚洲四国及欧美主要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发现各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极大的共性,但结合各国国情,也呈现出独特的经验模式。泰国的经验模式是以合作社为载体的供给体制、日本的经验模式是以农协为载体的供给体制、印度的经验模式是项目管理式的供给体制、韩国的经验模式是全民运动式的供给体制、美国的经验模式是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的供给体制、德国的经验模式是以地方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供给体制。对这些经验的总结,为完善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启示。具体包括:加强财政支农政策,扩大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对于全民运动式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应注意协调农村生产性供给与农民负担;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强农业立法,将政策法制化。第六,进行提高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政策保障机制设计。在回顾建国以来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历史变迁的基础上,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资金筹集和生产监管三方面构建了提高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政策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对于供给决策机制建设,一是在微观上建立包含农户的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二是在宏观上,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结构调节机制;对于资金筹集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保障体系,二是改革农口事业单位经费供给办法;对于生产监管机制建设,一是编制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预算,二是调整公共产品专项支出资金,三是推广科学的资金分配办法,四是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五是健全公共产品供给管理制度。
其他文献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生产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迅速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仔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首先对引起仔猪死亡的原因
在新一轮农业保险试验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稳定运营。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行客观评述的基
近年来,公路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路绿化是确保公路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可以有效确保公路
针对天然产物化学的学科特点,在研究生课堂中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法、研讨互动式教学、Seminar教学等研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培养研究生发现问
2016年1月1日,今年首班“渝新欧”班列从沙坪坝团结村中心站发出。按照计划,2016年“渝新欧”班列开行量将突破300班。“渝新欧”今年加量的底气,源于2015年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
B1M技术正向应用在国内市政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云雾山路下穿隧道工程采用B1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模型参数化及自动出图,协同道路、管线、结构等专业进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卫士”具有诚信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监督制度,在纠正责任缺位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最早起于1986
由相悖性非正式制度引致的“逆制度选择”行为使我国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制度失效”问题,引发了作者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思考。认为“制度是重要的,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