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速对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强度分析及优化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被广泛运用于车辆传动系统中,成为未来变速器发展的趋势。DCT能实现动力的无中断传递,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对于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轴、齿轮和轴承作为变速器中不可或缺的零件,其疲劳寿命及传动特性对变速器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变速器在设计初期能够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和细微的缺陷,并进行快速优化处理,使得变速器初期设计更加合理化,大大缩短了产品量产的周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现有不同型式的自动变速器机械结构方案、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绘制七速对置双离合变速器机构简图及传动原理图;讨论了其传动路线及各挡传动特性分析;(2)应用三维造型软件Creo建立七速对置双离合变速器的整体传动模型,通过仿真进行干涉分析及系统装配合理性验证;运用齿轮箱建模分析软件Romax Designer建立齿轮箱三维模型,通过类比差值与计算,得到道路载荷谱工况;运行各个挡位工况,得出齿轮与轴承的接触应力与损伤情况;完成针对变速器中的齿轮、轴及轴承的疲劳寿命仿真分析,进行零部件设计参数及通用件和标准件选用合理性评价;(3)基于上述软件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的结果,得出各个齿轮在不同工况下的传递误差;根据传递误差设置系统动态响应的相关参数,得出各零部件的振动响应;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综合考虑静态仿真分析的结果,完成变速器各零部件的优化分析。
其他文献
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出发点,给予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高中语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学会知识的运用和积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能力。   一.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究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确立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框架和方法。学生以自己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好自己的“支架”。树立好这样的支架,在他们不断的学习过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道德隐患.责任感也可以称为义务感,是一个人得以生存
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引入中国以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史仅有40余年.随着中国绿色建筑、环保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和人民对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