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层自组装(layer by layer self-assembly,LbL)是一种重要的薄膜制备技术,它具有组装分子广泛、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等优点。在膜分离、催化、生物传感器以及药物的控制释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具有刺激响应型的多层膜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聚氨酯(PU)、聚乙烯吡咯烷酮(PVPON)、聚丙烯酸(PAA)为组装材料,采用LbL法制备了多层薄膜,并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药物,考察了不同离子强度和pH值下,多层膜对MB的吸附及释放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以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含季铵基的聚电解质(PDDA/PAA)10膜,并对其药物缓释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的吸附量随着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少,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离子强度和pH值对释放速度均有很大的影响:释放速度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H 5.0、7.0、9.0时,具有相同的释放速度;而在pH 3.0时,MB出现爆释,1 min内释放基本完全。此外,PDDA/PAA多层膜可以多次可逆使用,吸附量基本没有变化。动力学数据显示,当NaCl浓度从0增加到150 mM,为non-Fickian扩散机理;pH值为3.0时,为Fickian扩散机理;当pH值从5.0增加到9.0时,符合non-Fickian扩散机理。(2)以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含仲铵基的聚电解质(PU/PAA)10膜,并对其药物缓释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的吸附量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当pH值从3.0增大到7.0时,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而在pH 9.0时,吸附量反而下降;释放速度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H值也可以控制MB的释放速度,当pH值从5.0增加到9.0时,释放速度是逐渐加大的;但在pH 3.0时,MB的释放速度最快。膜的溶胀性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当pH值高于7.0时,膜开始溶解;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0 mM时,膜逐渐溶解。该膜在一定条件对MB的吸附和释放具有可逆性;动力学数据显示,当NaCl浓度为75、150 mM时,为super caseⅡ扩散;在300、500 mM时,为non-Fickian扩散机理。当pH值为3.0时,释放过程为Fickian扩散;当pH值5.09.0时,符合non-Fickian释放机理。(3)以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以氢键为驱动力的(PVPON/PAA)10膜,并对其药物缓释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氢键为驱动力制备的PVPON/PAA多层膜,当MB溶液的pH值从1.0到7.0时,吸附量随之增加;但当pH 9.0时,PVPON与PAA之间的氢键遭到破坏,膜发生严重的脱落,无法吸附MB。MB释放速度受离子强度的影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实验发现,膜的脱落程度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H值也可以控制MB的释放速度,当溶液pH值为3.0时,30 min后MB的释放量可达到90%;当pH值为5.0和7.0时,释放速度很低;当pH 9.0时,MB几乎没有释放,10 min后膜发生严重的脱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动力学数据显示,当pH 3.0时,释放过程为Fickian扩散;当pH值为5.0、7.0时,为non-Fickian扩散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