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常规SET悬吊治疗的基础上,观察Pilates(普拉提斯)运动疗法的介入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及运动参与动机的影响,为慢性下腰痛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慢性下腰痛患者3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3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SET悬吊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悬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Pilates运动疗法,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伸展动作以及放松动作三部分。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腰痛失能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对干预组患者参与普拉提斯运动疗法的运动情境动机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身疼痛(VAS评分)程度变化均产生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两组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的改善都具有明显的疗效。2)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身功能障碍(Roland-Morris)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Pilates运动疗法的干预对改善患者自身功能障碍具有更好的效果。3)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身腰痛失能障碍(ODI)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显示Pilates运动疗法的干预对改善患者腰痛失能具体维度指标(包括疼痛缓解、提物、行走和站立)具有更好的效果。4)治疗后对运动情境动机及其四个维度得分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在0.05水平上,内部动机vs缺乏动机有显著性相关;在0.01水平上,外化原则vs运动情境有显著性相关。研究结论:Pilates运动干预和单纯SET悬吊疗法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腰痛失能以及腰椎功能状况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Pilates运动干预对患者腰痛失能和腰椎功能的影响要优于单纯SET悬吊疗法,尤其是对患者提物、行走及站立等运动方面功能能够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患者在参与Pilates运动的运动情境动机中,外化原则对运动情境动机具有正相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