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降雪区域覆盖大面积国土。长期降雪天气的密集出现导致雪致工程灾害频发。其中,建筑倒塌由于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降雪突增,加之气流作用下形成局部堆雪,超出屋面荷载设计值。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屋面结构自重轻、面积大、体型复杂和雪荷载占比大的特点,其设计荷载往往由雪荷载控制,属于雪荷载敏感型结构。遗憾的是我国建筑结构荷载标准主要对简单体型屋面
【基金项目】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编号:51525802);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大跨空间结构风-雨-热-雪全过程联合模拟试验系统”(519278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风雪热耦合作用下大跨屋盖多次累积雪荷载分布规律研究”(519782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降雪区域覆盖大面积国土。长期降雪天气的密集出现导致雪致工程灾害频发。其中,建筑倒塌由于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降雪突增,加之气流作用下形成局部堆雪,超出屋面荷载设计值。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屋面结构自重轻、面积大、体型复杂和雪荷载占比大的特点,其设计荷载往往由雪荷载控制,属于雪荷载敏感型结构。遗憾的是我国建筑结构荷载标准主要对简单体型屋面雪荷载分布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雪荷载考虑较少。为完善我国荷载规范在该领域的不足,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跨空间结构屋面积雪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主要内容如下:1.积雪漂移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改进。积雪漂移数值模拟理论自发展以来先后提出了两种方法:浓度扩散方法和多相流方法。然而这两类方法无法有效还原屋面积雪漂移过程中的风雪双向耦合机制和非平衡发展过程。故本文基于风雪双向耦合的混合流模型,提出了有漂移和无漂移情况下的非平衡态混合流模型。对有漂移情况,通过向雪相连续方程中引入源项来考虑跃移层内雪浓度变化。经验证,改进模型可有效还原非平衡状态下积雪漂移发展过程。对无漂移情况,参考积雪沉积特点,对雪相连续方程和沉积/侵蚀模型进行了修改。经实测验证,改进模型可有效还原飘落雪颗粒的运动轨迹和建筑屋面积雪不均匀分布。2.积雪漂移模拟关键参数研究。基于非平衡态混合流模型,对积雪漂移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及其对积雪漂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雪颗粒密度方面,采用冰密度代替雪颗粒密度会夸大雪颗粒的重力作用,高估近壁面雪浓度;采用基于颗粒随机堆积理论计算得到的雪颗粒密度能更准确地还原近壁面雪浓度和建筑周边积雪分布。雪相粘度方面,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流化雪颗粒可简化为牛顿流体进行模拟;雪相粘度对流场和雪场的影响程度则受限于雪浓度。风速方面,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模型可有效还原积雪漂移的“自平衡机制”,同时指出风速对积雪分布形式起决定作用。3.大跨球壳屋面雪荷载研究。首先,通过与球壳屋面雪荷载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对球壳屋面积雪分布预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不同风速下球壳屋面雪荷载模拟,分析得到三种积雪分布形式:均匀满跨雪荷载、不均匀满跨雪荷载和背风面半跨雪荷载。最后,通过不同矢跨比和跨度条件下球壳屋面积雪分布模拟,明确了屋面外形和尺寸对积雪分布形式的影响,即随着屋面矢跨比的增加,屋面积雪不均匀分布加剧,但荷载值减小;随屋面跨度增加,屋面积雪不均匀分布减弱,但荷载值增大。4.多跨拱形屋面雪荷载研究。首先,通过与多跨拱形屋面风雪运动试验结果的对比,明确了数值模拟方法对多跨拱形屋面积雪分布的预测精度。然后,通过对不同矢跨比和跨数条件下拱形屋面雪荷载模拟,分析了多跨拱形屋面积雪分布的形成机理。最后,通过对多跨拱形屋面雪荷载分布形式的研究,明确了有无阻挡情况下拱形屋面雪荷载的分布形式、跨间波谷处积雪滑落堆积量和多跨拱形屋面雪荷载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声音信号中包含着大量关于人们生活环境的信息。随着互联网上音频数据的日益增多,以及人们对智能设备依赖程度的增加,迫切希望机器能具有更多的感知和理解声音的能力。针对声音感知与理解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声学事件识别和声学场景分类上。二者同属于音频分类的范畴,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学习出有效的音频语义特征表示。鉴于音频是一种时序性信号,其语义内容既取决于所包含的各个基元内容,也取决于各个基元间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纳尺度的热量传递引起了广泛关注。微纳尺度条件下,经典的傅里叶导热定律不再成立。声子作为绝大多数半导体的热载子,其微观动力学行为对微纳尺度热量输运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有限尺寸微纳结构内的声子导热,声子玻尔兹曼方程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理论模型之一。由于材料内不同频率的声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弛豫时间通常会跨越好几个数量级,声子输运本质上是个多尺度问题。迄今为止,大多数求解声
作为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然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占主要地位。但是,煤炭利用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为世界提供约14%的能源消耗。但是,生物质原料的供应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煤与生物质共利用可以弥补两者之间不足,是一种潜在的有前途的技术方法。煤与生物质共热解作为共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对后续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共热解过程中,煤与生物质之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机变分推断在多种机器学习任务中显示出其强大能力,其应用涵盖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等各个领域。各领域应用不断收集待处理的数据,引发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目前,数据的增长速度早已远超硬件能力的增长速度,因此分布式平台的使用成为大数据训练的主流解决方案。遗憾的是,关于随机变分推断的大多研究仍然停留在解决应用数学问题的阶段。而分布式随机变分推断的设计包含更多系统工程问题,如设计数据和模型的
水利水电工程是解决国家“十四五”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面板堆石坝作为其主流坝型之一,其需求与发展也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混凝土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的防渗结构,属于典型的薄型长条状结构,极易在施工阶段或运行初期产生裂缝。这些裂缝的存在,不仅导致混凝土面板的渗水,而且会显著加速环境中有害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迁移或软水侵蚀下混凝土内部钙离子的溶出等,加剧混凝土面板的劣化程
氢氧化镍(Ni(OH)2)理论比电容高(2 082 F g-1)、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Ni(OH)2本征电导率很低(~10-17S cm-1),这导致电子传输速率低、反应动力学慢,阻碍了电容性能的提高;电化学反应过程中,Ni(OH)2体积变化较大,降低了其结构稳定性和多循环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Ni(OH)2与具有更优异导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材料(石
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因其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舰船和汽车等高速重载的场合。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性能影响因素众多,在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控制问题,进行了静力学接触分析和动力学响应预测的研究,以期完善基础理论并推动实际应用。为提高齿面接触分析精度,在利用范成法得到齿廓方程的基础上,直接由节点至单元生成三维斜齿轮有
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建筑设计思想与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包容性社会发展与包容性设计思潮的共同引领下,针对建筑领域中出现的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和实践难以弥合认识的差距,亟需一种在包容理念注入下而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对实践进行科学引导。本研究选取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论——建筑策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建筑策划包含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策划内容,并对包容理念介入下形成的建筑包容性策
光子自旋霍尔效应(Photonic spin Hall effect)描述了有限宽度的线偏振光束在界面发生反射或折射时,由于光束左旋与右旋圆偏振分量历经不同几何相位(Geometric phase)的影响,散射光场发生自旋分裂的现象。作为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之一,光子自旋霍尔效应为自旋光子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在精密计量、量子信息和微纳光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当入
电子束焊接技术以其高能量密度、高熔透性、焊接变形区小、易于控制、能焊接难熔及异种金属等传统焊接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在国防、核能、航空航天和大科学工程等重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束焊接的熔池传热、流体流动及匙孔演变等动力学行为是决定焊缝成形质量的关键。在进行电子束焊熔池和匙孔演变的研究的过程中,数值计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电子束热源模型的建立是进行数值计算的基础和重要决定因素。现有的理论模型多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