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中同性恋形象的实证研究及其衍生文化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不管是国际社会还是我国国内,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性恋问题。医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已经就此问题做了一些研究。相比较而言,新闻媒体对同性恋这一群体的报道和研究是落后的。媒体很少深入且客观的报道同性恋这一现实存在人群的真实生活。相反,更多的时候,媒体是利用人们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好奇心,将“同性恋”作为吸引人们消费它们商品的噱头。同时,媒体在塑造同性恋的形象时还是以非正面的形象为主,通过媒体,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与这个群体有关的犯罪事件,疾病传播及社会对他们的排斥。鉴于如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渐渐融合,传统媒体为同性恋所塑造的形象在网络媒体中亦会有所表现,同时,当人们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群体时,多数还是通过网络为渠道的,所以本文将对同性恋的形象研究平台定为网络。   不同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向性,网络媒体互动性强。每一个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布信息。故而,同性恋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形象形成主要受力于三个方面:媒体对其形象的描述(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同性恋的自我形象传播以及这一群体的支持者--耽美一族的为其塑造的形象。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同性恋在网络媒体中的形象。其中,媒体中同性恋的形象我们将以百度新闻和人民网为样本库,抽取样本进行研究。同性恋的自我形象传播本文将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而耽美群体对同性恋形象的塑造本文将以网络小说、动漫及广播剧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所塑造的同性恋形象与同性恋自我形象塑造及耽美群体为其塑造的形象相差甚大。本文根据由这三方面得出的同性恋在网络媒体中的形象及所出现的差异,试图总结出媒体在同性恋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其他文献
学位
建筑装饰工程中,水磨石小型预制构件应用极其广泛,这类制品多用手工制作,生产场地不受限制,操作工艺和技术易掌握,投入费用低、见效快。具体制作方法如下。一、成型工艺手工
期刊
本文从法治的角度考察中国互联网的表达自由现状。在“应有权利”、“法定权利”、“现实权利”这三个层面的权利中,本文重点考察后两种权利。   在对中国互联网表达自由
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我国“文革”时期的美术出版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追根溯源,“文革”之前的“十七年”时期,我国官方美术出版地位确立,组织机构建设完成,出
在媒介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媒介形态在不断改变,这是我们当下所面对的既成事实,信息环境也因网络技术的变革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信息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着转变。媒
本文借鉴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群体性事件与新媒体的关系,以及政府运用新媒体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运转的扁平化世界,民族本土文化越来越受到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再像从前一样从祖辈那里传
1、沉降收缩裂缝rn在泵送混凝土现浇的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是板、墙面系数大的结构之中,经常出现一种早期裂缝.这种裂缝位于钢筋上部,裂缝中部较宽,两端较窄呈现梭状.
由于卫生设备的型号、构造不同,为了使不同性质卫生器具的给排水量能够累加,可把各种卫生器具的给水流量换算成给水当量数。以配水龙头的流量 0.2 L/S为 1个当量, 0.3 L/S为 1.5